第587章 鼎足而三(16)-第2/3页



        但遇还没有开始攻城,就被马忠、张翼等人,用疑兵之计杀退。

        上庸太守孟达,倒是不敢违背曹丕的军令,已经出兵汉中。

        但兵至半路,忽然停滞不前,据说是主将孟达染病,不能继续进军。

        曹真兵出阳平关,兵强马壮,准备走当年曹操征服汉中的旧路,先一举攻破阳平关,然后吞并汉中。

        但阳平关守将赵云,可不是当年的张卫可比。

        赵子龙还是按照当年张卫的战略布局,拒住各处险道,并不出战。

        果然是“一将守关,万夫莫开”,曹真面对勇猛过人的赵云,试探着强攻几次,都是损兵折将,一筹莫展。

        赵子龙在长坂坡杀了个七进七出,在汉中杀入重围救走黄忠,在曹军中可谓大名鼎鼎。

        曹真深知赵云之勇,他虽然武艺不错,却不是好勇斗狠之人,他屯兵于斜谷道,不敢轻捋赵云虎须。

        相持十余天以后,先是探子报说轲比能退兵,后有孟达之军停滞不前,两路接应之军无所作为,曹真料不能取胜,也退兵返回长安。

        孙权连续得到这几个消息,料想曹丕得的这次进攻,注定是无功而返,就对一众文武说道:

        “陆伯言真神算也。孤苦妄动刀兵,又结怨于蜀汉矣。”

        孙权这种明显的敷衍,情知瞒不过曹丕。

        心知曹丕心中不快,虽然未必马上出兵征伐,但报复是难免的。

        因为刘备东征之初,攻势猛烈,所向披靡,整个江东受到严重的威胁,孙权不得已臣服曹丕。

        因为害怕两面受敌,孙权对自己的定位很低,主动把自己放在附属国的地位。

        曹丕接受孙权的投效,也是有自己的打算。

        他可没有认可孙权的藩属国地位,而是册封孙权为魏国的吴王,封地仅仅为吴郡之地,江东只是孙权的管辖之地,意味着他什么时候都可以收回。

        孙权击败刘备以后,本来就准备翻脸不认账,而曹丕也是打着同样的主意。

        曹丕小题大做,就因为孙权没有及时送出质子而龙颜大怒,趁孙权战后虚弱之机,派出三路大军进攻江东。

        这次战争互有胜负,持续了半年之久,虽以然曹丕主动退兵而告终,但孙权也已经精疲力竭。

        自此以后,魏吴的友好关系破裂,边境摩擦不断。

        曹丕制定的战略,就是先平江南,再收西川。

        因此,就算孙权认怂,要与曹丕重修旧好,也无法取得同等的地位。

        而江东群臣,也难以接受自己的主公低人一等的地位。

        别看孙权在与刘备、曹丕的对战中,连胜两场战役,但现在国内空虚,外部也是两面皆敌,局势非常不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