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 鼎足而三(3)-第2/3页



        “朕已遣三路大兵伐吴,安有不胜之理?”

        贾诩默默不语?    一旁的刘晔回答道:

        “江东陆逊领军,新破刘备大军,上下齐心?    士气高涨,更有江湖之阻?    不可卒制,陆逊多谋,必有准备,不可出战。”

        刘晔本来是支持攻打孙权的,现在却附和贾诩。曹丕心中不悦,责问道:

        “前者,卿劝阻朕接受孙权的投效,反而要朕出兵讨伐孙权。现在朕出兵讨伐江东,卿今又要谏阻,是何道理?”

        刘晔不慌不忙地回答道:

        “时有不同也。昔江东军累败于刘备,其势顿挫,故可趁势攻之;今孙权军大胜,锐气百倍,未可攻也。”

        曹丕已经下令出战,断无收回成命的可能,就对刘晔和贾诩说道:

        “朕意已决,卿等勿复多言。”

        曹丕引御林军,亲往宛城接应三路兵马。

        出洛阳未久,就有哨马报信,因为孙权早有准备,前线进军不顺利。

        吕范引兵拒住曹休,双方相持不下;朱然、诸葛瑾引兵在江陵据险而守,拒住曹真;朱桓引兵当住濡须口,以拒曹仁。

        刘晔随军,听说前方进攻受阻,向曹丕进言道:

        “孙权既有准备,难以速胜,陛下不如暂缓前往宛城。”

        曹丕也不认为自己能够三路全胜,但孙权在荆州与刘备交战日久,将士疲惫,最有可能取得进展,就引军径往宛城。

        ……

        ……

        刘备在马鞍山大败,手下军卒损失殆尽,几乎被陆逊生擒活捉。

        得到赵云的接应以后,刘备得以脱身。

        回到白帝城以后,刘备虽然非常疲惫,但还是不敢放松,整顿兵马,防止陆逊乘胜进攻西川。

        随着越来越多的将士回归,而陆逊也在鱼腹浦停止了追击的脚步,西川已经没有了危险,官员们都劝刘备返回成都。

        刘备留在白帝城的兵力不到一万,本来有些担心挡不住陆逊的脚步。

        但当陈到、吴班领着数千骑兵和水军的精锐回归之后,刘备有了一些底气。

        他很快就想明白,曹丕不会放过进攻孙权的机会,他又有了反攻荆州的希望。

        刘备回到城都以后,要想再出征就难了,考虑再三以后,刘备决定留在白帝城,整顿军马,等待孙曹交战的结果。

        刘备这次失败,损失十余万大军,尤其是骑兵和水军损失惨重,很有些伤筋动骨,几乎没有再战的军资粮草。

        但刘备称帝以后的第一次御驾亲征,就落得一个惨败的结果,他内心非常不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