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成都县令(2)-第2/3页



        蒯祺作为上庸太守,在当地也算是名人,他的行踪并不难打听,刘封的手下很快就查明,蒯祺在数天前就已经挂印而去。

        前往蒯祺的住所,已经是一座空房,里面的东西已经全部搬走,据邻居透露,蒯祺已经走了数天,算脚程此时应该已经快到许昌了。

        刘封听了手下的汇报,听说蒯祺已经北去,放下心来,就派人向刘备报捷,并通知诸葛亮蒯祺的消息。

        诸葛亮本来一直担心姐夫蒯祺的安危,得到刘封送来的消息以后,这才全心全意谋划整个西川的大计。

        而刘备占据整个西川和荆州大部以后,将以什么样的身份出现在世人眼前,也成了诸葛亮当前的头等大事。

        刘备在汉中坐镇,民心归附,心中满意,接到刘封的捷报以后,更加高兴,大赏三军,人心大悦。

        刘备考虑到刘封长于军事,对政务并不熟悉,而孟达曾经就任宜都太守,政略水平不差,在法正的建议下,刘备就任命孟达为上庸太守,并统领本部五千军马。

        刘备对降将的封赏也不低,封申耽为征北将军、申仪为建信将军,仍然统领本部兵马。

        其余大小将校和地方官员、一律留用且官升一级。

        但上庸毕竟与曹操接壤,也是一个战略要地,刘备不想交给襄阳的关羽统管,自然也不放心孟达一个大权独揽,对申耽、申仪兄弟独自领兵,也身怀戒心。

        诸葛亮见刘封对自己的拜托颇为重视,投桃报李,建议刘备把刘封留在上庸,充当镇守上庸的主将,防止曹军的攻打。

        刘备上次没有接受诸葛亮让马谡攻取上庸的建议,多少有点内疚。

        这次诸葛亮的建议合情合理,刘备从善如流,封刘封为副军将军,充当镇守上庸的主将,统领征北将军申耽、建信将军申仪等当地豪强的军队。

        全取西川之地,又得了上庸这个荆州的大郡,刘备的实力明显见长。

        刘备现在实力虽然未必比得上兵强马壮的曹操,但绝对不输于江东的孙权,在三家独大的今天,也算是牢牢站稳了脚跟。

        但刘备和孙权一样,要面对一个无法绕过去的问题,那就是一个大义和名分的问题。

        尽管刘备贵为皇叔,也有左将军的头衔,还有汉献帝的衣带诏。

        他出面与曹操作对,也算师出有名,甚至荆州刺史的职位,也得到了汉献帝和曹操的认可。

        但刘备所有这些职位,不少都被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剥夺,现在还被视为朝廷叛逆。

        就算是汉献帝和曹操都承认刘备的这些职位,也无法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汉丞相、魏王曹操相抗衡。

        因为刘备是最看重大义名分的,手下一众官员跟着自己出生入死、打下了这么大的地盘,但因为没有合适的名分,部下的封赏,也成了刘备以一块心病。

        刘备的一众手下,为了自己的官位和利益,都希望刘备能够名正言顺地称王,甚至有不少人,有推尊刘备为帝之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