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汉中之战(58)



        在喝完鸡汤以后,因为养成了不浪费食物的习惯,曹操还是把那两块鸡肋啃食完了。

        吃完晚餐以后,曹操的感悟良多,对这次汉中之战进行了反思。

        曹操早就有了放弃汉中的心里,但事到临头,反而有些不舍了。

        加上这次亲征汉中,损兵折将,无功而发,让他面子上很不好看,这才让他犹豫不决。

        现在曹操也想通了,他真的要想灭掉刘备,倾全国之力,也不是做不到,但再也没有余力对付孙权了。

        所以,他也认清了形势,要想凭自己的实力,灭掉刘备或者孙权任何一个,都游刃有余,前提是要让他们反目成仇。

        曹操虽然年老,但还是思虑深远!

        他觉得就这样退兵,示敌以弱,可以造成刘备军强大的假象,未必不能让孙刘联盟产生裂缝,一旦孙刘反目成仇,就是自己得利之时。

        曹操决定示敌以弱,就不再作无用之事,拿定主意,不日退军。

        曹操虽然心里拿定了主意,但并没有拿出来和谋士们,甚至连口风都没有露出来,杨修这么快就能猜出自己的意思,让他也有些奇怪。

        曹操就把杨修叫过来,声色俱厉地问他:

        “杨主薄,你凭什么说我不日就会退兵?”

        虽然曹操面带怒容,但这样的场面杨修也不是第一次见到,他面无惧色,仍然洋洋自得,以鸡肋之意回答曹操。

        曹操因为害怕杨修挑起曹丕和曹植之间的争斗,早就有心收拾于他,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借口,碍于杨修的才名和弘农杨家盘根错节的势力,他才隐忍至今。

        听了杨修牵强附会的解释,曹操怒极而笑,一改以前一笑而过的方式,而是勃然大怒道:

        “竖子,你怎么敢胡乱臆测我的心思,造谣乱我军心!该当何罪?”

        看到曹操动了真怒,杨修心知不妙,面色一变,就要出言辩解。

        但曹操铁了心要杀杨修,哪里还容杨修分辨,也不给众人说情的机会,当即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之外。

        杨修才华横溢,又出生于弘农杨氏这个庞大的世家,难免有些恃才放旷。

        曹操能用杨修为主薄,除了杨修本人的才学,也是给弘农杨家一个面子,给天下世家一个榜样。

        弘农杨氏,可不同于普通的世家大族。是杨姓的郡望之一,始自西汉丞相杨敞。

        杨敞的玄孙杨震,在东汉光武帝时官居太尉,人送称号“关西孔子“。

        广为流传的“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四知的典故,就来源于杨震这位“清白吏“。

        杨震的儿子杨秉、孙杨赐、重孙杨彪,皆能继承他的遗风,而且均官至太尉,是东汉有名的“四世三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