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吕蒙之谋(5)-第2/3页



        荀彧见董昭坚持如此,曹操并没有谦让,而众人也没有提出异议,知道这就算不是曹操的本意,也是得到了他的默许,内心相当失望,不由叹道:

        “我没有想到,会出现今天这样的事情!”言下之意,是自己看错曹操的为人了!

        曹操知道以后,心中自然怀恨!

        他认为,以荀彧在朝中的地位和人脉,是自己篡汉自立最大的障碍,就有了除去他的心思。

        虽然董昭已经上表,汉献帝也无奈朱批同意,但曹操要表现出应有的高风亮节,并没有马上接受,而是非常坚决地推辞。

        所谓无功不受禄,曹操准备先领兵出征,等自己取得军功以后,再接受魏公的封赏,就显得更加名正言顺。

        刚好,刘备领军进入西川替刘璋防御张鲁的消息传来,曹操召集手下一众文武商议对策,决定出征的对象。

        对此,曹操手下谋士的意见并不统一,有的人主张征伐汉中张鲁,不但可以收取汉中,而且还可以为收取西川做好准备。

        有的人主张征伐荆州,夺回失去未久的襄阳郡,并迫使刘备从西川撤军,但曹操却不发表自己的看法,显然没有采纳这些建议的意思。

        董昭等心腹之人,揣摩曹操的心意,认为曹操这次出征,并不需要建功立业,只是找一个受封“魏公”的借口,董昭建议就近从合肥征伐江东孙权。

        让刘备进入西川与刘璋相争,本来就是曹操定下的计策,自然不会去进攻襄阳让刘备回军,襄阳有关羽镇守,曹操也没有把握能够攻破。

        起大军进攻汉中,不但路途遥远艰难,而且曹操认为还不到征伐汉中的时机。

        贾诩和荀攸这两大谋士,早就给曹操献计,等刘备和刘璋在西川相争之时,才是他征伐汉中的最佳时期。

        因此,江东孙权,成为了曹操立功受封的最佳对象。

        董昭提出这个建议以后,立刻得到了贾诩和荀攸以及程昱等重量级谋士的赞同,曹操从善如流,决定再次南征孙权,以报赤壁之仇。

        建安十七年冬十月,曹操兴兵下江南。

        按照惯例,应该是荀彧留守许都,做好军队的后勤保障工作。

        但因为他反对曹操受封魏公,曹操也害怕他在朝堂上兴风作浪,就命荀彧随军同行。

        荀彧知曹操已经有杀己之心,大军到达寿春的时候,他索性托病不前。

        曹操知道实情以后大怒,使人送一食盒至,盒上有曹操亲笔封记。

        荀彧打开食盒一看,里面并无任何食物,荀彧知道曹操的意思,遂服毒自杀而亡,时年五十岁。

        荀彧死后,其子荀恽,哀书报与曹操。曹操得知荀彧死亡,心中颇有些懊悔,命厚葬之,谥曰敬侯。

        曹操亲率大军,号称四十万,南征孙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