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肃清朝堂(下)-第2/3页





    这话一针见血以前,一提起骑兵,大臣们口口声声说辽国骑兵如何如何牛,宋朝的骑兵如何如何不济事,这也是宋朝放弃骑兵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天,他们不敢再如此说了。

    “韩琦,虽然大宋缺乏雄心,才把你的以步制骑定为国策。可是,若无提议,则断不至于如此。以步制骑推行数十年来,可有成效?”宋神宗不住摇头,道:“这罪朕是不得不治韩琦削职为民,永不叙用念在你有功于国的份上,赐黄金千两,你就在相州做一田舍翁吧”

    以步制骑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真要追究起来,杀韩琦的头都不为过。宋神宗只是把他削职为民,已经是手下留情了。

    “臣谢官家臣谢官家”韩琦对这处置是很满意很满意。

    谢过恩,韩琦蹒跚着退了出去,来到殿门口,突然转过身,冲宋神宗跪下,声泪俱下,道:“臣韩琦别君之际,叩请官家举贤任能,力推新法,整顿朝纲,励精图治,整军经武”

    “咚咚”他叩头很用力,声音很响,额头上渗出了鲜血,兀自不觉,接着道:“臣误国误君数十年,能在行将就木之年知晓过错,实是臣之幸事臣叩请官家出兵辽东,进军大漠,收复西域,洗雪唐耻还有,官家,应当派遣使臣,出使越南、南诏,诏二国归降若是不降,遣大军讨之”

    宋朝解决了北方之后,肯定要收复越南和南诏,只是,这还需要一些时间。韩琦提出,群臣大觉有理,不住点头。

    “臣别君去兮,此生无憾此生无憾”韩琦站起身,快步而去,轻松异常。象他这样的三朝元老,能在行将就木之年听到宋神宗的宏论,眼见着宋朝即将重返汉唐巅峰,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韩琦明事理”宋神宗打量着朝琦的背影,极是欣慰。

    韩琦与司马光不同,司马光给轰出朝堂,他没有明白过来。而韩琦却是非常明白,他真的错了。

    “一个时代落幕了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群臣心里都明白,韩琦是三朝元老,望重天下,他的离去,意味着一个时代结束了。

    这个即将结束的时代,就是宋朝积弱,为异族欺压的时代

    即将到来的时代,必将是宋朝强盛的时代

    宋神宗把司马光和韩琦之辈拿掉,就是要甩开膀子大干,就要是让宋朝强盛。朝中有王安石,军事上有吴骥和王韶,再有如此大好形势,宋朝的崛起已经不可阻挡了

    “下一个会是吕公著了”群臣打量着吕公著,知道他的位置不保了。

    吕公著算是个明白人,不等宋神宗开口,立即请罪道:“官家,臣年事已高,请官家恩准臣告老”

    司马光和韩琦这两个反对派最为重要的人物,都给宋神宗拿掉了,吕公著能跑得掉么?与其给轰走,还不如主动请辞。

    “准”宋神宗眼里露出赞赏之色,吕公著还是识相的。

    吕公著叩头谢恩之后,黯然退场。

    宋神宗挥挥手,邵九带着太监,把奏章放到那些上奏的大臣面前。

    “你们都看看吧这些就是你们这些年写的奏章,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你们为了反对新法,是无所不用其极”宋神宗一脸的肃穆,目光似剑,在一众大臣脸上扫过,冷冷而言。

    他的目光盯着谁,谁就心惊胆跳,忙跪下请辞。

    “臣年事已高,请官家恩准臣告老”

    “臣家有老母……”

    “臣父体弱多病,臣身为人子,不得不奉汤药……”

    一众大臣请辞,说着各种各样的籍口。告老的不过四十余岁,白白净净的,一点也不老。要做孝子的,早就父母双亡了。

    不管他们找什么样的籍口,宋神宗一概不问,全准了。

    大臣们接二连三的离去,不一会儿功夫,就有一半人离去了。

    整个朝堂之上,就有一半大臣反对变法。在这种情形下,王安石要想变法成功,那是痴人说梦

    经过宋神宗这一整顿,朝堂为之一清,反对派不复存在了,全面失势,推行新法的大好时机出现了,王安石振奋异常。

    这些年来,王安石也想整顿朝堂,把司马光、韩琦、吕公著他们的影响清除掉。可是,情势所迫,王安石做不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