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太祖誓碑-第2/3页





    每一位神主有一室,供奉神主。神座前有牙床,面铺着紫绫,香炉里点着香,香气缭绕,一派肃穆之气。

    王安石他们在宋神宗的带领下,去各室祭拜,最后来到宋太祖的神位前,祭告:“不肖孙臣顾敬告太祖官家在天之灵:恭惟太祖官家以英武之姿,南征北讨,削平俗伪,创业垂统,立大宋万世不拔之基业。然则契丹横行,西夏凌侵,大宋一日不得安宁,百有余年,臣之大过!幸太祖官家在天之灵佑护,将士用命,大宋之军八万入辽境,斩杀辽军七万三千余,掳获粮草、金银不可胜数!臣孙顾再告太祖官家在天之灵!…”

    “咚咚!”

    宋神宗使劲叩头,额头触在地,发出“咚咚”的响声,额头起了青包。可是,他宛若不觉,仍是在拼命叩头。

    王安石三人陪着叩了几个头,发现不对劲,忙拉着宋神宗:“官家,快快请起!快请起!。”

    “你们放开!你们放开!…”宋神宗却是不愿起来,大声道:“自大宋创建以来,就未有如此之大胜,联要叩头,谢太祖官家佑护!”

    王安石三人哪敢让他再叩头,你拉我拽的,好不容易把宋神宗拉起来,只见宋神宗额头老大一个青包,都在向外渗血了。

    “快传太医!”吕公著忙吩咐一句。

    “不须!”宋神宗挥手阻止,乐呵呵的道:“这点伤算得了甚?比起将士们浴血拼杀,屁都不是!”

    宋神宗竟然爆粗口了,着实让人想不到,王安石三人不由得瞪目结舌。

    “走!随联去太祖誓碑。…”宋神宗甩甩袖子,大步走在头里。

    “太祖誓碑!…”王安石、吕惠卿、吕公著惊呼出声。

    传闻宋太祖曾经留下一块誓碑,却是没有人知晓,是宋朝最高机密,只有皇帝才能看到,他们乍闻此言,无不是大惊失色,震憾不已。

    “你们要记住,出了太庙,把誓碑之事忘掉!”宋神宗眉头一挑,以不容置疑的口气道:“若有半点泄露,联就灭你们九族。太祖誓碑,除了联以外,当世还未有人见过,你们要记好了。”

    这是对三人莫大的荣耀,无不是欢喜真铭,连声领旨。

    在宋神宗的引领下,来到太庙一个秘密夹室前。夹室的门锁,封闭很严,宋神宗命人开锁,拿起门外一支蜡烛,推门而入。又命王安石取门外的香,插香案。

    香案后有一个销金黄幔套着的东西,宋神宗同王安石他们行跪拜之礼,揭开黄幔,露出宋太祖当年留下的誓碑。

    誓碑约七、八尺高,四尺多阔,有三行誓词。第一行写的是:“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即使犯谋反大逆,止在狱中赐死,不得在闹市刑戮,不得连坐支属……”

    第二行写的是:“不得杀大臣、士大夫及言事人。”

    第三行写的是:“子孙有渝此誓,天诛地灭。…”

    打量着誓碑,王安石洗然:“怪不得这么多年来,官家对司马光、韩骑、吕公著他们多加优待,不论他们做出何等之事,都没有杀头。可惜可恨啊,司马光打着言事的幌子,反对新法,真是老奸巨猾。”

    吕公著打量着誓碑,也是洗然大悟:“司马光一再说,不论有何事,都要言事,莫走他途,原来这是护身符。嘿嘿,有了这护身符,我以后就可以放开了胆子说话言事,不会有性命之忧。”

    打量着誓碑,王安石和吕公著的感想各不相同。

    就在这时,宋神宗跪了下来,冲誓碑叩头,道:“太祖官家在,不肖臣孙顿敬告太祖官家在天之灵,将士用命,入辽境掳掠,斩杀七万三千余,成大宋从未有之大胜!此军用陌刀、霹雳弹、人人骑骏马,是谓新军,臣孙颈决心大量组建这样的新军。

    臣孙顾恐朝中大臣守日反对,致使良机失去,若有以言为幌子反对此事者,臣孙不得不杀戮!若有天诛地灭之事,臣孙一力承担!”

    祈祷完,不住冲誓碑叩头,咚咚有声。

    这声音听在耳里,如同雷霆,王安石大是欢喜,从此以后,反对新法的大臣们就得好好掂量掂量了。以前,他们可以打着言事的幌子竭力反对新法,宋神宗不能杀他们。从此以后,就不同了,宋神宗决心开杀戒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