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大干一票-第2/3页
    
    “如此的话,我们可以扮成商人,分批出发,在辽境内汇合。”皇甫嵩忙着出主意。
    “好计较!”吴骥也是这么想的,与齐大保齐声赞同。
    “可以先带一部分人出发,把这里的路线mō清楚,然后,把险要之地控制住,大军随后跟进,一举进入辽境。”吴骥右手一握拳,给出了方案。
    未虑胜,先虑败,这是吴骥的原则,吴骥不可能把归信军置于险境。先派人mō清沿路情形,顺便把险要之地控制住,保证大军的安全,这太有必要了,皇甫嵩和齐大保没有异议。
    “吴都指挥,我率领三百人先出发。”皇甫嵩请命了。
    “你不能去。这事,我去。”齐大保抢着,道:“我们齐云社在这一带有些分社,我可以顺便联系一下,得到他们的帮助,我们成功的把握就更大了。”
    “好!就有劳你了。”吴骥同意了。
    齐大保非常兴奋,立即率领三百归信军,扮成商队,就出发了。而吴骥和皇甫嵩则开始准备,一声令下,归信开始备干粮,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
    此去辽境,来回有两千多里,需要十来天时间隔,每人准备半个月的干粮就够了。
    在吴骥的努力下,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三天后,齐大保传来消息,他已经把这条路线控制住了。吴骥留下两百归信军训练西兵,率领其余的归信军出发了。
    归信军分两几批出发,每队人数不等。他们或扮商人,或扮马夫,或扮武师,或扮行人,能扮的全扮了。
    吴骥率领三百人出电脑*访发,他扮成一个富商模样,穿着一身华丽的绸缎,戴上头巾,颇有几分富态,看得兵士们眼睛一亮,不住打趣。
    出了归信城,沿着太行山行军。在这里,还是在宋境,不用太担心消息泄lù。当然,走sī的不仅仅有宋朝商人,还有契丹人,防止泄密也有必要。
    没走多远,就见一队四五十人的队伍行来,为首的是一个约莫三十余岁的男子,身着绸缎,颏下一绺胡须,手拿一把扇子,骑在马上,不住吆喝,要手下快些。
    此人一见吴骥,手中扇子一挥,他手下忙停了下来,武师手按在刀柄上,警惕的打量着吴骥他们。很显然,这条路上时常发生抢劫、黑吃黑这类事情。
    吴骥这一行人,个头高大,很是jīng悍,个个气势bī人,要他不紧张都不行。
    “走!”吴骥冲这人点点头,微微一笑,手一挥,带着归信军离去了。
    望着吴骥他们离去,这个男子才松了口气,抹了抹额头的汗水:“这么大一路人,好jīng悍,是朝中的王爷,还是大人?”
    “他们是去nòng马的吧?”有个下人多嘴。
    “瞧这模样,应该是朝廷的大官。”这个男子嘴角一扯道:“这条道上,时常会遇到朝廷的人,他们就是为了nòng马。他们卖给朝廷的马虽比市面上要便宜些,却也便宜不到哪里去,那些银子,都给这些人赚了。”
    走sī得到的战马,虽然比辽国卖给宋朝的要便宜些,却不会便宜到哪里去。因为,这要大势力来做,这些大势力低价买进来,高价卖出去,赚的仍是宋朝的钱。
    “朝廷也是的,要是允许我们卖给朝廷,价钱会低上很多。”又一下人嘀咕起来。
    “哼!那是官shānggōu结,象我们这点银子,哪里搭得上官府。”这个中年男子很是不满,手一挥,带着手下人离去。
    在宋朝走sī战马,是暴利行业,那些达官显贵,大商人哪会放过,这些xiǎo商人肯定就chā不上手。
    吴骥带着归信军一直前行,路上时不时就会遇到商人,或是赶着骏马,或是赶着别的货物,匆匆而去。每遇到一批,总是警惕xìng很高,好象吴骥他们是打劫的强盗,要黑吃黑似的。
    于他们的心情,吴骥很能理解,不予计较。
    这条走sī路线真的很红火,吴骥大是惊讶。越是如此,吴骥对于此次行动越有信心。这说明辽国于这条走sī路线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也需要很多宋朝的货物,却是宋朝明令不卖的。
    沿途中,每遇到险要之处,就会发现有归信军。他们隐藏在暗中,盯着险要处,若是辽军赶来,他们会第一时间占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