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要上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婶婶,这架连弩你看将这个地方改进一下可否?”

    “这地方毕竟是连接扳机的,每次发射弩箭都是从此处发射出去的,如若这里太过薄弱的话,平担忧后续在使用的过程中,连弩的使用寿命会极度的短暂,消耗成本。”

    “所以,平想倒不如在设计时,便直接将这里用坚固的材料给固定住,不知叔父、婶婶以为如何呢?”

    一席话语,关平手执着一架轻型元戎连弩,手掌在上方比划演示着,并且也提出建议道。

    他知晓,元戎连弩并不是无敌的!

    至少如若材质不行,连弩的使用寿命便会极短。

    毕竟,元戎连弩一次发射十只箭,这种情况对于材质的要求也会相对较高。

    话音落下。

    听了这席话语,诸葛夫妇二人不由面带微笑,相互议论了下,黄月英不由笑着道:“平儿这倒是说得有理,这里的确需要改进。”

    “不知平儿可还看出连弩其他的不足?”

    双方交谈到这里,诸葛亮、黄月英其实已经对关平的表现刮目相看了。

    故此,此时黄月英相问,也将他当成了内行人前来看待。

    听罢,他遂有面目沉思起来,再次看了看掌中连弩模型,半响后轻轻说着:“嗯!”

    “婶婶,我觉得既然是为了节约成本。”

    “那不如直接将一次发十箭改为发五箭。”

    “这是为何……?”

    话音刚落,诸葛亮面色不解,摇着羽扇问着。

    他是真的不解了!

    实际上,元戎连弩一次射十箭,就是他所策划出来的。

    战阵之上,双方厮杀,披甲而立!

    各方军阵都至少相隔百步以上,连弩一旦发射箭矢过少,在这么远的大气层内必定会遭到风力的侵袭,可能就会无法洞穿敌军甲胄。

    一次射十箭,这也是他经过推断以后所决定的。

    只不过。

    关平如此说,自然不是反驳诸葛亮的做法。

    而是他们二人思路不同。

    “其实,叔父并不需要这么保守。”

    “平明白您的意思,如若是按照目前还模型连弩打造,那在战场上的作用重心将会是放在守营,防御或者是以压住阵脚所用。”

    “这样设计倒是十分适合防御战。”

    这番话出落,倒也是所言非虚!

    毕竟,原史上便已经论证过了。

    无论是诸葛亮六出祁山还是姜维九伐中原。

    蜀汉撤离时,都丝毫不惧魏军追击。

    为何?

    只要将元戎连弩摆在后营作为掩护,以连弩营强悍的一次十箭,那魏军只要敢强行进攻,必定将会遭受到迎头痛击,损失惨重!

    如此做法,不能说诸葛亮胆小。

    反而从侧面印证了丞相谨慎的性格。

    说到一半,关平才又面对着二人笑着道:“叔父,但平觉得战阵之上,没必要如此谨慎。”

    “像这样的连弩,其实叔父、婶婶可以在大加改进一下,改造成更适合攻击的连弩。”

    再次轻轻抚摸了下连弩,关平轻声说着。

    “比如,还可以将连弩的重量减轻,至少便于随身携带,用于轻装进军。”

    “这样的话,那我军日后长途奔袭时,那战力必然将增长一大截!”

    “可以目前连弩的重量,还是有些重,只是防御适合,随身携带还是略有困难。”

    紧紧拿捏着连弩,关平沉吟片刻,又说着。

    说罢,诸葛亮也面色一震,停止摇羽扇,遂沉声道:“平儿,你所说的都是关于如何改进连弩的。”

    “可刚才你所说将一次发射十箭改为五箭,这又是为何呢?”

    “叔父,这便是攻战的优势所在了,”

    “如若这架连弩能够改造成功,将重量尽量压制下去,那我军将士便能够随身携带用以攻敌。”

    “可攻击时,我军肯定不会屹立一处结阵与之对阵的,肯定是要攻杀的,而对面同样也会杀过来!”

    “此消彼长下,那两军阵脚距离亦会越发之近,如此的话,一次五箭便足以洞穿敌军甲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