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仗剑少年游 第一百一十二章 青衫观道,梅花自囚-第5/7页
人修大道,求得长生。
便需要在自己身体之中开辟出一片小天地,这片小天地从何而来,就是仿那外界大天地而来。
这便有那道法自然的说法。
此道非只道教之道,而是大道,剑修是剑道,符箓是符道,各路修士皆有自身所行之道。
当初划定修行九大境界初代修士,正是仿造的外界大天地,将自身小天地的种种关隘明确指出了来。
这几乎算得上是开天辟地的大智慧。
只是数千年以来,大家渐渐熟悉了这样的境界划分,早习以为常,却忽略了去从这些境界划分之中寻找这最根本的道理。
世间之事,往往如此。
世人皆知的基础学问往往最是容易被人看轻的,那些抓住某个小点大加阐述的言论,却往往赢得无数赞誉跟喝彩。
输赢得失不自知。
云落的神情愈发专注,如果他猜得不错,这个世界即将演化的,便正是他目前所处的神意境。
神意境三个小境界,“兴神”“得意
(本章未完,请翻页)
”“归真”,重点在揣摩真元运用的神意,要求修行者对体内真元的理解达到更高的层次,才能发挥出真元的全部力量。
云落目前处在神意境下品,也就是“兴神”的层次,还在揣摩真元的种种妙用,然后便是得其深意,最后再返璞归真,就能成功踏足通玄境。
正想着,海面上,风雨大兴。
有浪翻腾,卷起怒涛拍岸;
有雨倾盆,洒落漫天水汽;
有风呼啸,大兴雨浪之威;
有雷轰鸣,照亮方寸天地。
他的神识穿过厚重的海水,又看见无边汪洋之中的种种情景。
看见了看似平静的水面之下,那暗流急涌,漩涡处处,杀机重重。
果真妙用万千,存乎一心。
渐渐风平浪静,日照万里波澄,云落又瞧见那海面蒸腾出氤氲水雾,弥漫千里碧波之上。
水雾升腾,汇作云霞,被风推着,来到大地之上,来到高山之巅。
或是化作雨水,径直洒落地面;或是化为积雪,纷纷坠地而后消融。
这些洒落在各处的雨水雪水又在那经年累月之中悄悄汇入小溪、清泉、小河、大江,最后成百川东到海之势,重归汪洋。
在这样的过程中,有那久旱逢甘霖,龟裂大地重归一体,有那暴雨成灾,山洪肆虐摧林倒石。
一样的水,或为甘泉解渴,或为朝露晶莹;或令山野清新,万物一洗,或令霉菌四起,污垢丛生;或利舟楫,输万物于八方,或解山林,倾泥沙而毁城郭。
水的本身依旧只是水,就如真元只是真元,能杀人,能救人,能为山岳重千钧,能做青丝绕指柔,云落心中渐渐升起明悟。
这方天地的演化还在继续。
万顷碧涛以阴阳旋合之势缓缓开始旋转,然后愈发地缩小,渐渐凝实,形成一个金色的球状物,球上缓缓生出脉络,仔细看去,竟是那山川河流,飞禽走兽,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尽皆纤毫毕现于上。
紧跟着九道丹纹渐次出现在金色大球之上,大球也最终凝炼成一颗浑圆的金丹。
一时风雨大兴,金光大作。
云落只觉得双目微微刺痛,脑海中如同万千针扎,但他咬着牙,尽量地看着。
他知道,这是极其难得的大道机缘。
但他不知道的是,他或许是这个天下古往今来,第一个能够在神意境就看见这一幕的修士。
上古天仙,自然成道,并无仙格一说。
而后天庭开辟,真仙以仙格飞升,能抢下仙格的几乎也都是合道境修士,这些仙格中蕴含的大道演化,对他们而言作用并不太大,因为这都已经是他们曾经走过的路,无法更改。
可如今云落以神意境就能亲自感受到这样的演化过程,对他未来的成就,几乎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如果他能抓住的话。
他如今要做的,就是多看,尽可能看久一点,看多一点。
但观道不是没有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自身神魂的承受度,天地规则哪是随意承受得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