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五章 分歧-第3/3页
周飞燕再次犹豫了,如果真如高远风的判断,那么雁湖将是主战场,单凭鲁泰那个新组建的旅,温超旅和自己的两个营,怎么都无法抗衡陈国和天枫的联军。
高远风道:“你们只要驻关和驻城死守就行,陈军不耐久战。等我这边击溃陈军之后,将挥军攻入陈国,以达到围魏救赵的效果。”
一旦进入军情分析,周飞燕总算回归了冷静。高远风的这个安排她不敢赌,万一高远风挖坑不成,失败了呢?想了一下,将给温超的信撕了,重写一份,就是让温超原地驻守,始终关注平昌郡两端,哪边危及则驰援哪边。
她自己的直属旅,也不同意给高远风。只同意让牛棣部来渤海,协助高远风。
两人考虑的角度不一样。在周飞燕心里,渤海丢了并不可惜,重点在雁湖,在洛都。南边怎么都不能有失。并叮嘱高远风,一旦渤海不可守,可以西移,跟温超一起,退往洛都。只要死守住洛都,就能等来周国援军,挽回颓势。
无论高远风怎么说,周飞燕也坚持己见。从大局上考虑,周飞燕这种做法,显然更合理。
渤海可谓高远风的故乡,也是自己的根基,他自然不想丢。他认为自己的作战计划,成功的几率极大。但周飞燕却不愿冒这个险,而且她维护的是周国的整体利益。两人在这事上坚持不下,接近面红耳赤。
乐乐看不下去,“高将军,你要搞清楚自己的位置。”
高远风哑了,无言以对。周飞燕是上司,他必须服从。
这时,刚好罗玉雪进来禀报,膳食和洗浴用水用品以及换洗的衣服都准备好了。军情紧急,周飞燕也没时间说服高远风,跟着罗玉雪匆匆离去。两人心里第一次产生了疙瘩。
高远风虽然对周飞燕有点失望,但还是将自己的马车借给了周飞燕。那马车极是精巧,高速疾驰时,震动也不大。周飞燕需长途奔行,坐车比骑马好,何况才从洛都赶来,再一路骑马回去然后又赶往雁湖,再强健的身体也受不住。
周飞燕坐着马车匆匆离去,高远风在城头怅惘良久,心里像是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似的,又说不清道不明。
回头整理心绪,应该不是因为周飞燕不同意自己的作战计划。客观地站在周飞燕的位置上,她的安排显然更合理。自己已经准备说服自己,调整在海阳的预备,以防守为主,全力协助周飞燕那边的战略。
那到底是什么让自己不安呢?周飞燕可能有危险?应该不会,自己会请求郭礼斌派人重点保护。
怎么想都想不明白,高远风哪里知道,他功力越高,跟祥妈一样那种天生的预感就越强。对未来的事,有一定的感应。可惜他此时一无所知。
(本章完)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风卷长天》,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