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贾老的惊喜



    得知老头子终于收了徒,老妇人也替他高兴,立即跟儿媳妇一起进厨房,做一顿好的,顺便将其他人都喊回来,算是一个大好日子。

    贾老也不反对,老人对师道传承仪式多少还是有点注重的。这个拜师很简单,紧紧让杨帆行了个礼,倒杯茶而已。

    午饭的时候,杨帆终于看到了贾老一家的成员。大家对他都没有见外,既然是老爷子的徒弟,算是自己人了。

    贾老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已成家立业。

    大儿子贾国强从政,具体什么官杨帆不知道,没有问,也不好意思问这种问题,让人家觉得你虚荣爱慕。

    小儿子贾国良从商,什么公司也不清楚,看起来也不像大老板。

    他的女儿据说嫁到南方去了,这次没有赶回来。

    他们得知杨帆的身世,更加关怀起来,尤其是老妇人,心疼得要紧,连连夹菜,让杨帆都有点招架不住。

    接下来两天,杨帆都在老师这边度过,一边消化书本的内容,一边将不懂的提问出来。好学,可能是杨帆最大的优点了。当初无人指导的条件下,都能默默地啃了那么多枯燥的书本,一些残本还是没头没脑的,头尾的内容都没有,就剩下中间一段。

    看见这个弟子如此沉得住气,贾老更加欣赏。年轻人,最耐不住的就是寂寞,坐不下来研究。像这家伙那样,两天都在啃书,恐怕没多少个人做得来吧?

    “嗯?上一本你看完了?”贾老皱眉问道。

    古玩这行,最讲究的就是细心、认真、谨慎,如果是走马观花,那就不可取了。

    然而,贾老不知道,这两天杨帆将他拿出来的书本基本上看了一遍。不过,为了不那么惊涛骇俗,他还是装模作样看第二本。

    他也发现,自从得到明目符之后,过目不忘不是妄想,一目十行也不是梦想。这无疑能给他节省很多时间,让他做点其他事情。

    他的起点比较低,要追上、超越别人,就得增大加速度。

    “都看过了,我的记东西比较快。”杨帆知道老师担心什么,于是解释道。

    “哦?我考考你。”贾老微微失望,忽然发现这个弟子有点浮躁了。

    不得不说,当了师傅的人就是患得患失。就跟当父亲一样,都期待后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了点错误,有点瑕疵都会计较。

    见杨帆点头,还挺自信的,贾老有点疑惑,于是抽出一些知识询问。

    谁知道杨帆真的原原本本搬了出来,可见是烂记于心的。发现杨帆还有这个能力,贾老大喜,忽然有点恍然,难怪这小子自学都能达到那种境界。

    他记得,当初那个老罗说过,杨帆几乎看遍整条古玩街的书籍,当时还觉得说得太夸张。看来,有一定的可信度。

    “很好,你有这种能力,更加不能浪费你的天赋,要更加努力。”贾老惊喜道。

    他收徒虽然有点晚,但杨帆的能力,他相信很快就能跟那几个天骄相提并论,甚至超越,想想那些老家伙到时候的表情,他就是心情大好。

    “是,我会注意的。”

    贾老收回目光,笑道:“当然,也要注意劳逸结合,整天窝在房间看书也不行。等一下吃了饭,你就先回去吧!将书带回去。学以致用很重要,有空多去古玩市场看看。”

    这个道理杨帆自然清楚,点点头,表示明白。

    最后,他告诉杨帆,下个月他要上京,让杨帆到时候一起前往。

    “好,到时候我再过来。”杨帆也想回去了。

    今早上,纪纲那个家伙给他打电话,让他回去赌一把。那厮尝到了甜头,直接将下乡收垃圾进行到底。

    为了不将那些破破烂烂搬回家中碍地方,他还特意在外面租了一间房间,将从农村弄回来的东西全塞进去锁着。

    另外,他让徐平辞掉工作,现在都还没有安排,让徐平有点不安,感觉自己拿着高薪,却没有帮到忙。

    也难怪他心中不安,拿了杨帆的钱,却还没有具体的工作。

    杨帆也是念在他家里不宽裕,于是给他先发薪水。他也是听小薇那丫头说,徐平家里很困难,每个月的工资,几乎是一分不剩地寄回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