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招聘教师-第2/2页
当然他的科举之路自然一直不顺,但这并不代表他不是一个人才,只是现在这个社会还是没有这种人才发现机制而已。
宋晨相信,不要说古代了,即使在21世纪,有许多本来可以一翻作为的人才,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被时代埋没,也许平凡的你就是其中一员。
现在他宋晨来了,至少他要建立层次更为多样的人才评价机制,发掘一些本来被历史的河流给埋葬的天才。
宋晨今天发现了一个被历史埋没的天才,这是他做的好事,这是他的功德。
………………
与此同时,临安也在进行一场招聘,招聘冶金、采掘、建筑等行业的教师,虽然没有写在招聘启示上,但这次招聘肯定是在宋晨的东印度公司和军器监内部竞聘。
因为只有这两个地方的经验丰富的匠人,才达得到招聘要求,但是这两个地方收入都颇高,按宋晨的话讲,是紧缺型人才。
怎么样才能吸引他们了,当然就是休假制度和各项福利了,技能教师,月入五贯,并不比他们现在的收入高。
原本谢国民以为,来应聘的人会很少,因为毕竟无论是东印度公司还是军器监都是红红火火的,而新建的学校,谁也说不准。
而且招聘条件还很苛刻,那就是不但要求专业技能精湛,还要求能写三百个常用字,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些条件筛选下来,达到条件的人很少,甚至谢国明还一度认为根本招不到人。
结果却与他想的相反,报名的人很多,当教书先生是这些匠人从来没有想过的,宋代文人有很高的地位,因此应聘上教师的话,那就相当于有了文人的地位,这个诱惑力不可谓不大。手机用户看我是全能技工请浏览m.shuhuangge.org/wapbook/42610.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