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大梁帝国】-第2/4页
所以从始自终,都一直抱着坐山观虎斗的态度,任凭辖地之外打了个天昏地暗,他也始终一兵不发。
本来高骈仗着自身的强大实力,想在这场大乱中获得更大的政治筹码,或者干脆想摆脱僖宗政府的控制,
成为介于大唐政府和黄巢之间的第三方势力,而采取这种观望态度,这个出发点还是对的。但是,
在大唐和黄巢苦战的数年间,高骈却并没有利用这个宝贵的时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而是始终处于观望状态,行动上过于保守,
以至于到了黄巢之乱彻底平定后,他非但没有因此得到半点利益,
反而因为毫无建树和受到了僖宗集团的公开谴责,使自己在国内各大藩镇的眼中威望锐减。在这种情况下,
高骈不免有些心灰意冷,事业上越来越不思进取,整天躲在家里大搞封建迷信活动,把军政大权全部交到爱将吕用之的手中。
吕用之是鄱阳人,出身于一个世代经商之家,性格非常狡诈。
年轻时曾入九华山学过些道术,后经高骈的手下大将俞公楚的推荐,投入高骈门下,
靠着装神弄鬼的本事深受高骈的器重。而后期高骈由于在事业上不思进取,越来越迷恋神仙之道,妄想着自己能长生不死,
心理上已接近于病态,所以对吕用之的相信也就基本上达到了迷信的程度。
比如说有一次吕用之在庭内造了一只木鹤,内藏机关,人骑上去,木鹤的两个翅膀就会扇动。吕用之在一旁生上烟,
叫高骈穿上道服骑上去,作“仙去之状”。这在外人看来是非常搞笑的一幕,却使高骈乐此不疲。
吕用之得势之后,生活作风开始腐化堕落。纳姬妾数百,
每月宴会多达二十余次,费用不足,就苛敛于民,或截留财政。又广募敢死之士,
组成两万左右镆铘军,这样一来。势力急剧膨胀,他又开始欺压同僚。如此行径,自然引起了高骈旧部的强烈不满。
其后不久,高骈听说秦宗权要出兵攻扬州,便派大将毕师铎屯兵高邮。
毕师铎本是黄巢降将,因见吕用之专权擅杀,常有不寒而栗之感,
又因女色之事与吕用之产生私怨,就有了先下手为强的念头,所以在出兵后不久。
就带着部下以诛杀吕用之为名率部杀回扬州。光启三年四月,毕师铎与吕用之率部在杨州展开激战,战事相持不下,
毕师铎又请来宣州刺史秦彦助战。四月二十一日,毕师铎与秦彦联军攻入扬州城,
吕用之率部逃跑,高骈则为毕师铎软禁起来。后被秦彦下令杀死,这个称雄于懿、僖两朝的名将在一片大好的形势下,
因为自己的一错再错,终于闹了个悲剧收场,虽不值得可惜,但也足以让人引以为戒。
其后。庐州刺史杨行密在吕用之的邀请下出兵扬州,赶走了秦彦,自称淮南留后,逐渐成为雄霸一方的强镇,
五代十国中的吴国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这是以后的事情,先不说了。
就在代表着旧藩镇势力的高骈逐步走向下坡路的同时。一大批以朱温、李克用为代表的新兴藩镇势力正在蓬勃兴起,
以崭新的姿态崛起于大唐末年的政治舞台,为这个时代注入了新的混乱元素。
但在他们正式称霸于中原大地之前,还有一股地方势力赶在了他们的前面率先作大作强,
但这股势力的领导人并非是唐朝的节度使,而是黄巢的余党秦宗权。
秦宗权,原本是忠武军的牙将。广明元年中,黄巢率军渡过淮河北进中原,
忠武军节度使薛能调蔡宗权守蔡州。当年九月,忠武军大将周岌趁许州兵乱之机杀了节度使薛能,自称留后。而秦宗权便趁机以救难为名调集蔡州军,
赶走刺史。那个年代就是这种制度,朝廷也没办法,所以到了十一月,朝廷正式发表周岌为忠武军节度使,
秦宗权为蔡州刺史。蔡州是忠武军辖境内最大一个州,秦宗权仗着势大,不听周岌的指挥,周岌也无可奈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