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替天行道-第2/3页
“炮兵五百人,重炮三百五十三门,火药两万三千枚,分别部署……”
“火药局每日可制炮弹五百枚,炸药一百余斤……”
“……”
李家庄的“扑天雕”李应最后拱手道:“有粮仓七座,可提供一万大军一年之用……”
梁山的兵力、财力、粮食储备,一众将领一一道明。
高仁却是背对着他们看着地图上的少林寺、大理天龙寺、南方方腊的明教、天山上的灵鹫宫、吐蕃的喇嘛教……
如何让他们摒弃门派之见,将门中秘籍、真传送到自己的手里,以德服人么?
还是大炮服人更见效吧!
有人说过,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以内。
这时候,燕青急匆匆而来,看到众人聚首,微微一愕,然后快速道:“公子,武二郎在青州城探得消息,让我快马来报,青州知州已然暗中点齐兵马,朝廷密谋攻我梁山,要夺我玻璃水晶制作之法……”
“他敢?小小知州,洒家取他狗头易如反掌……”
“公子,先下手为强!”
“公子……”
与宋太祖黄袍加身并无二致。
高仁依旧看着地图,最后落在了少林寺上,若攻下东京城,接着必取藏经阁。黄裳也到了瓶颈,开创“九阴真经”已经是他的极限,剩下的,靠自己了,博览群书,将整个“天龙”世界的武道精华融为一炉……
下定了决心,接下来必然是血雨腥风,不过,与其十几年后山河沉沦,江山易主,不如现在动一动手术,转身高声道:“秋收已毕,挂旗,举事,替天行道……”
“替天行道!”
众人大叫,各个兴奋难抑,王伦将早已经准备好了的酒端上来,一人一碗,单膝跪地。
“替天行道,九死不悔!主公在上,受我等三叩九拜!”
干!
哐当!
酒碗砸碎……
秋风肃杀,大地苍凉,漫天残霞中,一匹毛色如墨的乌骓健马,自梁山水泊狂奔而出。一条彪形大汉,笔直地坐立在马鞍上,左掌握拳,右掌斜举着一杆紫缎大旗。
替天行道!
马行如龙,马上的大汉却峙立如山。绚烂的残阳,映着他的浓眉大眼,铜筋铁骨,闪闪地发出黝黑的光彩。
天边雁影横飞,地上木叶萧瑟,健马仰首长嘶,扬蹄飞奔,在西方残霞的光影中,在秋风乱云般舒卷中。
几十骑紧随而至。
王朝兴亡,江湖成败,至此而天地巨变,风云激荡!
……
战鼓雷鸣,青州的校场上正擂鼓聚将。
大宋的兵制是有问题的,这一点绝对没错,不知兵的人统领大军,文人统兵,太监监兵。
武将永远弱于文人。
校场之上,若是一一问名,熟悉的有:青州指挥司统制“霹雳火”秦明,青州清风寨副知寨“小李广”花荣,东平府兵马都监“双枪将”董平,东昌府守将“没羽箭”张清等等。
他们只是执行者,真正的大人物自然是东华门外唱名的官。
钦差,大太监监军,指挥使,知州,刺史,都尉……
济济一堂!
“朝廷的意思,各位同僚可已经知晓!”大太监尖着嗓子问道。
“公公放心,我等必解官家之忧,解朝堂衮衮诸公之忧。”
大殿里,堂而皇之点着一根线香,本是祛除异味之用,这群官员嫌弃这里是军队大老粗的地盘,有汗液的酸臭味,要点香祛除异味。
此时,这根线香已经在微风中摇摇欲坠,剩下不到一寸的火头。
线香的根部就缠着一圈圈黑色的粗线。
武二郎再次远离了大殿一段距离,他是都头,小小的差役,青州城安保大队队长。
那盘线香便是他亲手点燃的。
一百多斤的特殊黄色炸药,天知道会有什么事情发生,这个时候还是走远一点比较好。
“咦,什么东西在冒烟!”
大太监耸了耸鼻子,指着那香炉问道,眼神里满是疑惑。
武二郎还没走远,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随之一道狂暴的气流从身后席卷过来。
武松被那团浩大的气流推得飞了起来,飞出去两丈多远,若不是有点武功,绝对重重地摔在地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