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神叨叨的公孙胜-第2/3页
“哦,原来是他!”
阮小五拍了拍公孙胜的肩膀,站起身来,说道:“时间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等时机到了,我引你进后山修行……”
“多谢‘龙海龙王’……”
自进了梁山之后,公孙胜便有了些魔怔,内心的平静被打破,一辈子的修炼好像有点走火入魔的样子。
夕阳渐落,一阵咳嗽声在水泊边的小山上响起,只见茫茫泛绿的苇草中摇曳着一个灰色的身影,公孙胜蹲在夕阳下咳出一口浓黑的血液!
“天无常数啊!”
面对夕阳,那金色的余晖将他的脸印成了金色,表情更是落寞中带着点欣喜。
一个大和尚提着水磨禅杖大步而来,然后站在丈外看着落魄、枯槁的道人:“听闻你要找洒家!前几日闭关修行,让你久等了……”
公孙胜转过身来,只见挡在身后的一蓬青黄相间的奇特长草,他恭恭敬敬的拜了拜天地,说道:“时间正正好,不晚也不早。今日有幸觅得一株百年蓍草,以之占卜,可窥天地万象之密,何其大幸也?”
蓍草为易家神物,可遇不可求!
更何况是百年蓍草。
公孙胜从身后悠然抽出一口松纹古定剑,对着碧绿而又透着苍黄的蓍草深深一躬,站定凝神,长剑轻轻挥出,但听轻微脆响,一支三尺余长的草支竟笔直的在空中竖起,草叶在瞬息之间飘回蓍草蓬根,一支绿黄闪光的草茎,便横平着飘落在长剑之上!
公孙胜顺势坐地,长剑倏忽归鞘,蓍草已经平托在双手之上。
“太极。”
轻轻的念了一声,蓍草茎便神奇的断开了短短一节,落在了两腿间的袍面上。
“两仪,日月,四季,五行,十二月,二十四气。”随着公孙胜的念诵,蓍草茎迅速的一节节断开落下,在灰色道袍上整齐的排列成一、二、四、五、十二、二十四共七个单元。
蓍草占卜需要五十根草茎,“五十”之数的构成便是他唸诵的七个单元。有一根取出来始终不用,意味着天地混沌未开的“太极”,其余的“两仪”等四十九根便是用来占卜的实数。
片刻之间,已经占卜完毕,公孙胜悠然大笑:“哈哈哈哈……龙腾之地,从龙之臣啊!”
然后身子一晃,精气神耗尽,倒地昏死过去。
鲁智深一脸的莫名其妙,这究竟干啥呢?
落日余晖,黑暗将至。
躺在梁山医院的病房里,公孙胜已经醒了过来,但身体却是虚弱的很,他仰望苍穹,然后透过窗户望向快要陷入黑暗中的梁山,脑海中却是已经出奇的平静。
命运。
不过是一盘棋,每个人都是棋子。
公孙胜喃喃自语:“众生皆为棋子,但是……棋子和棋子是不一样的。有人是弃子,有人是兑子,有人是屠龙的棋子……更有人是执棋之人……如今,我亦是这盘棋中的棋子了!不过,看起来却也是因祸得福……”
“道家神通修炼到最后,有观气之法,师父说我仙根,没想到竟然真的突破了……”。
公孙胜看着走进房间给他把脉的郎中,准确的说是看向他头顶之上漂浮出来一团气,凝聚成一小团,滚滚如同云朵,有黄紫之色。
眨眼后再一看,竟然又不可见。
究竟是道家的神通,还是浑浑噩噩之间出现的幻觉,大概也只有公孙胜本人知晓。
道家典籍记载,所谓“望气之法”,小者可感气之吉凶,中者可观气之色相,大成者可观茫茫大地气相。
相传真正风水大师可以望见地气、人气。
而在古代记载上,这样的故事更是层出不穷。
《史记》上就正式记载,刘邦之气,皆成龙虎,成五彩!
《后汉书》记载,刘秀之气郁郁葱葱,待得日后成势,更是火光冲天。
三国魏文帝曹丕出生,据说有云气,青色而圆如车盖,终日笼罩在曹丕之上,望气者认为这是至贵之气,非人臣之气。
观郎中安道全之气,黄中有紫,腾天而起,贵不可言。
而气的吉凶,一般可以从颜色上分辨。
各个方位气的颜色是:东方属木,气为青色;南方属火,气为红色;西方属金,气为白色;北方属水,气为黑色;中央属土,气为黄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