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我的班底-第2/3页
在各种微妙的环境下,王伦遇到前来投靠的晁盖。而且,晁盖还带了一班子人。
冲突,自然也就在所难免了。
现在的高仁,与晁盖上山并无多少的区别。
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高仁这个探花郎、周兴亡的身份。
王伦有些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还有些小家子酸儒之气不假。
但不能说王伦毫无能力。
不说其它,他在这水陆相通进能攻退能守的八百里水泊内开创基业的那份眼力,就是常人难以企及的。
至于刁难林冲和晁盖一伙,你可以说他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小家子气,但也可以说他危机意识强。
林冲上山的时候,他思虑,他是一个屡试不第的秀才,手无缚鸡之力,手下只有杜迁和宋万这两个武艺稀松平常的莽汉,而林冲是京师禁军教头必然武艺高强,容林冲上山,他的寨主之位有可能会坐不稳。
再说晁盖一伙,问题就更大了,他这边才五个头领,其中的他手无缚鸡之力,还有一个是怀二心的林冲,另外三个是武艺稀松平常的杜迁、宋万和朱贵,而晁盖那边则是有智多星之称的吴用、刘唐、阮氏三雄以及道法高强的公孙胜。
一旦让他们上山,到那时谁是老大?
而且,让劫取生辰纲的晁盖一伙上山,很有可能会引来官府围剿,进而覆灭。
所以,危机意识很强的他,也可能是情商不及格的他,才想用五十两和二百五十两白银分别打发走林冲和晁盖一伙,然后慢慢发展。
就事论事,王伦这么做,虽然有些小家子气,情商低劣,但从本质上来说却没有错,要知道当时水泊梁山可是王伦的,他不想拱手让人,也不想承受官府的雷霆围剿,为己而活,何错之有?
所谓的梁山一百零八将,用高仁的眼光来衡量,不是坏人的,不超过一半,人品尚可的,也就一二十个,真正的好汉,不超过一手之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品还不如王伦。
所以,只要王伦识趣,也并非容不下他。
再说,王伦的种田能力还是很强的。
从一无所有到现在的梁山山寨,可是他一手一脚、一砖一瓦建出来的。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霸。
种田才有称王称霸的可能,硬刚的基本上都死在了打架的途中。
“来者何人?”
一个小喽喽站在山寨的木质山门后面露出半个身体,大声喝道。
“新科探花郎周高仁路过此地,请寨主王伦出寨一见!”
陈阿七大声答道。
果然,没过多久,寨门大开,一个身穿白衣的中年儒生大步走了出来,一眼看见高仁,施礼鞠躬,大有引为知己之感。
“探花郎竟然也遭如此劫难,朝廷奸臣当道啊!”王伦捶足顿胸,抹了一把眼泪,说道:“心学的学问,还请先生指点一二,弟子今日得遇先生,三生有幸。”
没人知道高仁对王伦说了什么,等离开梁山山寨的时候,王伦越发的恭敬。
其实,大宋的文人一直以来都是瞧不起武人的。
落第的秀才也是一样。
文人骨子里便有一种骄傲。
王伦看不上林冲,也看不上晁盖,但他在高仁面前,一点都拿不了架子。
他是彻彻底底被碾压的存在。
青州团练副使,终于在高仁走走停停之后到任了。
于此同时,一封书信传到了少华山。
朱武打开书信,细读之后,立刻大笑着叫来“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
“两位兄弟,周兴亡传来密信,让我等前往梁山水泊共谋大事!”
“哥哥,我们好不容易站稳了脚跟,这就要都抛弃了吗?”
“这算什么站稳?朝廷派一支大军,便能灭了我们。二位,便点齐了人马,尽快赶往水泊梁山。先生相招,我如何不去?”
路途虽远,但千万人吾往矣!
清河县,阮小二、阮小五二人找到了武大郎,其时,武松因打死一个人,怕吃官司,正要远离家乡,投奔沧州。
“武二郎且慢走!”
夜色中阮小二低声喝了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