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4 轰炸柏林-第2/3页



  雷达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能为英国空军提前预警。

  但是限于雷达的性能,英国空军还是得派人使用肉眼观察这种方式寻找德军飞机。

  为了更好地阻止德军,英国政府动员了大约五万人,对英吉利海峡进行监视。

  白天好说,通过肉眼可以很清楚的观察到德军飞机。

  晚上这种方式就彻底派不上用场,现在的飞机也没有夜战的能力,就算南部非洲空军加入也无济于事。

  当然也不是没有丝毫作用。

  南部非洲参战后,已经在鲸湾完成集结的第一集团军离港前往英国本土协助防守,南部非洲空军也向英国本土进行增援,现在至少白天,德国空军出动的次数越来越少。

  南部非洲空军最令人生畏的,是数量多达2500架的战略轰炸机部队。

  这么多轰炸机,肯定不能全部派到英国本土,派到英国本土的只有大约700架战略轰炸机。

  更多的战略轰炸机被部署在伊丽莎白港和樟宜海军基地,这两地才是南部非洲战略空军的重中之重。

  伦敦西郊的阿克斯布里奇,是英国空军进行作战的指挥中心。

  指挥部位于地下15米,就像一座小型剧场,指挥中心纵深大概20米左右,一共有两层,中心位置是伦敦周边地形的沙盘图,一侧的墙壁有一块布满了小灯泡的大黑板,每一个灯泡都代表着一个航空中队。

  灯泡被分为六排,每一排代表一个战斗机作战大队,当最下面一排灯泡亮起的时候,就代表这些中队已经做好了起飞作战的准备,可以在两分钟内立即起飞。

  倒数第二排灯泡亮起之后,代表这些航空中队可以在五分钟之内起飞作战。

  以此类推,最上面一排需要20分钟。

  另一面墙壁上的灯泡,表明所有航空中队的作战状态。

  黄色表示发现敌机。

  红色表示正在战斗。

  绿色表示正在返航。

  整个指挥中心,大概有200名工作人员,英国空军就是在他们的指挥下守护伦敦的天空。

  唐璜走进指挥中心的时候,整个指挥中心灯火通明。

  南部非洲对德宣战后,第一集团军在大西洋舰队的护送下分批前往英国本土,唐璜作为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随第一批登船的装甲第一军,于8月12号抵达伦敦。

  装甲第一军抵达英国本土后,接手原属英国第三师的防御阵地,围绕着多弗尔海角布防,时刻准备应对德军的登陆。

  “晚上好,唐——”英国空军大臣阿奇博尔德·辛克莱热情欢迎唐璜的到来,他身边是空军的帕克少将。

  身为空军大臣,阿奇博尔德·辛克莱本人不负责指挥战斗,真正指挥英国空军和德国空军作战的就是帕克少将。

  唐璜身为第一集团军司令,他本人也不负责指挥空军作战,指挥空军作战的是第二轰炸机联队联队长徐修少将。

  对,就是那个曾驾驶“强风”飞越英吉利海峡的徐修。

  当初驾驶“强风”飞越英吉利海峡的三位飞行员,徐承志现在担任空军部第一作战室主任,伊桑在“尼亚萨兰”号担任舰载机部队指挥长,三人军衔同为少将。

  “晚上好,辛克莱部长——你好,帕克少将——”唐璜分别和阿奇博尔德·辛克莱以及帕克少将打招呼,他和徐修这一次来主要目的是为了协调作战,顺便讨论下报复德国人的可能性。

  上面说了,从8月2号开始,德国人对伦敦的轰炸已经成为常态,到14号整整12天,德国空军每天晚上都会派出至少一百架轰炸机对伦敦进行狂轰滥炸。

  之前英国空军实力不足,只能被动反击。

  现在有了南部非洲空军的加入,阿奇博尔德·辛克莱和帕克少将就筹划着对德国人实施一次报复行动。

  德国人可以轰炸伦敦。

  英国人自然也可以轰炸柏林。

  唯一的难题在于,德国轰炸机是从法国境内的机场起飞,距离伦敦非常近。

  英国空军想轰炸伦敦,只能从英国本土的机场起飞,最近的机场距离柏林也有大约800公里。

  英国空军要轰炸柏林,肯定需要派出战斗机护航。

  但是英国空军战斗机的航程严重不足,根本无法为轰炸机全程护航,所以这个计划之前根本就无法实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