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作死的吉王(二更)-第2/4页
当然物以类聚,跟郑谷关系极好的高蟾也不过是个六品官,那可是十年前中的进士。
为什么那些宰相多是进士,因为他们除了是进士外,本身多是世家子弟,这就不是寒门子弟可以比拟的。
孔缄跟两人打过招呼后,就去招呼其他客人去了。之所以会邀请高蟾来,主要还是看到对方跟自己是同科进士,加上对方混的不如意,所以好拉拢。
孔缄流露出的不屑让高蟾和郑谷都察觉到了。
“高兄,我就说了,不该来这里。你看这孔少卿,虽说出自孔家,但对于我等却丝毫看不上,都懒得跟我们废话,我们何必热脸贴别人冷屁股?”郑谷不满道。
正当两人对话的时候,两个侍女从面前经过,吓了高蟾一跳,低声告诫道,“小声点。这里不是其他地方,虽说吉王、孔少卿都被闲置,但想要捏死你我这种小人物却是轻而易举。来都来了,先看看再说。
你不是会写诗吗?待会儿找个机会写首诗,给这个大人物看看,要是入了他们法眼,你我二人都可以自此鱼跃龙门。”
“你这是把我当什么人了?文人就该有文人的样子。”听到自己需要写诗取乐这些大人物,郑谷就有些不满。
“你以为你是诗仙李白?该低头的时候就低头。”高蟾看了看周围低声说道。
就在他还想劝这个有些固执的好友时,花园中却是响起了欢声笑语,加上跟科举有关,两人便坐在靠近花园中央的位置,四只耳朵竖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起来仔细听着。
“张侍郎,听说这科举改革,考试也跟以前有些变化了,你是吏部侍郎,应该知道一些情况。在场的文人雅士中也有不少要参加科举考试的,你给大家透露一二,有什么小道消息。”
照理说初到五月的长安不至于多热,可吉王还是拿出一把折扇,轻轻拍着左手手心,笑着看向旁边正在品茶的吏部侍郎张浚。
别看张浚位居吏部侍郎,若是放到后世,那就是中组部常务副部长,也就是吏部的二把手,也算是肥差。可这位吏部侍郎,并不是进士出身,也不是明经出身,就没中过科举。
这种人能做到吏部侍郎,要么是真有才,要么是会趋炎附势。显然张钧不属于前者,而是属于后者。
张钧发迹,其实得感谢杨复恭,正因为投靠了这位才能起来。不过后来杨复恭失势(遭田令孜排挤贬为飞龙使时),他便投靠了田令孜。
后来田令孜失势后,他倒是没有转投到杨复恭麾下,不过也没投靠李晔。
在李晔和杨复恭共掌大权期间,张浚没有攻击杨复恭,于是乎在外人看来这位投靠了寿王,但其实不然。
也正是因为这样,张浚躲过了年初的大清洗,比他职位更高的韦昭度、孔纬都被贬职了,他却因为跟朱温关系‘好’,被提拔为吏部侍郎。
见吉王主动开口,张浚也不敢拒绝,连忙陪笑道,“殿下客气了,其实在下也知道的不多,科举是由礼部负责,吏部只负责后面的选试而已。不过在下倒也听到一些风声。”
若是说在场人谁对这次科举考试最了解,肯定是张浚这个吏部侍郎,在场虽然也有礼部的人,但属于边缘人物,哪有吏部侍郎张浚知道的多。
所以张浚这么一说,旁边本来没什么兴致的郑谷也不禁安静下来认真听着。
“张侍郎直接说吧,就别吊我们这些人胃口了。”孔缄笑着道。
孔缄的面子,张浚肯定得给,笑着道,“也不算什么秘密,进士科和明经科跟以前一样,倒是秀才科有着很大的不同。
据在下知道的,秀才科的考试时间为两天。第一天上午考时务策,下午考经义和诗赋,第二天分别考选取的两门课程。
从这里可以看出,秀才科重选课和时务策,对于经义和诗赋并不看重。”
“也不知道七皇弟怎么想的,经义和诗赋可是历代先辈定下来的,说改就改。”一旁的吉王摇了摇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