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先声夺人



    《史记》:“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以秦士民之众,兵法之教,可以吞天下,称帝而治。”

    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定都咸阳,而长安不过是咸阳城的一个小小的乡所,后来望气者为刘邦选址,定都长安城。

    现在刘备占据巴蜀,占据长安城之后,就相当占据关中,三辅近落其手,经营雍凉二州,训练骑兵,如果能把函谷关,潼关之一握在手里,那长安城就更稳了,完全可以复制秦国统一的路径,挥兵中原。

    足可见长安城的重要性,史记这本书,当时掌握知识的人大多读过。

    长安城外,上千的士卒合力拖着木板、云梯,向着城墙冲来。

    投石车还在一如既往的发威。

    就算准确性差,可是头上飞满了大石块,那绝对会让人心生畏惧。

    下雹子这种事都得小心躲着,更不用说下石头这种事了,不跑,就算是魏延治军有方了。

    人总要有个适应的过程,上来就天不怕地不怕的主,除非是运气非常好,自带主角光环,那能活到最后,否则分分钟就栽了。

    “弓箭手准备!”

    魏延大声的命令道。

    汉中军士卒低身在城墙上跑动,各曲长正在快速指挥自己的部下,让弓箭手靠近城墙垛子,等待自家主将的命令。

    城墙的作用就是阻碍,游牧民族对于城墙完全束手无策,蒙恬,李牧修筑长城,在击败匈奴。可对于筑城而居的汉人来说。

    攻城战,自从有城郭之后,便被前人后人研究过怎么攻破,怎么防御,大体套路都是那样。

    曹操上来就先声夺人,先是用魏延之子,扰乱其心,最后能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打开城门营救他儿子。

    可魏延作为一名将军是合格的,在战场之上有着冷静的判断,不会选择轻易的狗带。

    曹老板并不在意,直接推上了声势骇人的霹雳车,用来震撼人心。

    这玩意砸到脑袋上,救都救不了。

    而是下场极惨。

    死的士卒一了百了,留下现场给活着的士卒看,这就是曹老板的用意。

    只要魏延的部下心生畏惧,没了抵抗之心,长安城被重新拿回来就容易的多。

    就算是自己家底厚,曹老板也不愿意拿人命填,那大军压人,在辅以计策行事,这是曹老板的行事准则。

    士卒死的有价值,才是一名主将最应该考虑的,曹老板更是如此。所以诱敌而死的士卒才算是死的有价值,要是因为主将的蠢,而让士卒送死,这是曹老板不能容忍的。

    一将无能累死千军!

    曹老板行军打仗多年,就算是需要自己士卒的去死,在战场上也得十倍百倍的赚回来才行。

    可是这两年的损失,百姓需要一个缓解的时间,才能把孩子抚养成人,在被编入军中,扩充实力。

    曹老板不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非常清楚什么时候能干什么,什么时候不能干什么。

    千里无鸡鸣,穷兵黩武的事,自己还干不出来。

    当然,屠城的事另算。

    曹操大体上是给势力范围内的百姓一个安稳的生活,有能力缴纳赋税。

    魏延在次贴紧城墙,望向城下,判断着距离,心里暗数着发射车有规律投石的时间,这玩意威力大,但几十人同时操作一架,装头特别慢。

    除了第一轮齐射之外,算是矫正了一下射程,然后也被分为三批进行集中投射,就算准头不太准,但用数量来增加敌军的伤亡,十几块石头而已,少死了的那些士卒能搬来更多的石头。

    “放箭!”

    魏延直起身子大吼道,随即撒手,羽箭离弦而去,正中一名狠命奔跑的青州军士卒,一个踉跄,搭着的木板失去平衡,随着这名士卒的倒地,直接戳进地里,翻了个身。

    唰唰唰!

    无数支箭升上天空,然后恶狠狠的奔着扑向护城河边的曹军。

    一下子,密密麻麻的箭矢铺满了曹军前进的道路,无数的先登死士变成了真正的死尸,倒在攻城的路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