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优秀企业家燕飞-第4/4页
周大脸走的是一脸的遗憾,要是能拉上新出炉的优秀企业家燕飞同志一起干,那他的生意肯定是红火得快得很,可惜……
送走了周大脸,燕飞也不想继续在三岔河待着。这几天乡里的会也多,现在也不知道是谁出的主意,每次开会让老潘和林保国喊自己也去——说起来他在乡里的正式身份,也就是个小民兵,那些乡里乱七八糟的事儿,能轮得着自己去管吗?
干脆就收拾了东西,去县城看完父母,就去省城陪媳妇去的他压根不知道,实际上乡里也犯愁的很。现在随着他的影响力扩大,很多事要是他能出来说句话,管用的很。
就是他这年龄太小了点,想给他个正式身份,比如什么代表之类的,也不符合规矩。
还有一点更关键的,现在乡里能有什么事儿,归根结底还是发展经济。都知道燕飞现在喜欢看报纸,还经常往外边跑——还看的有香江那边捎过来的报纸,了解到的外界的发展形势变化等,绝对比三岔河镇大部分的人都多。
所以乡里以陈镇长为代表的一帮人,是希望他能在除了养牛之外的事情上,给出一些建议来。
现在连傻子都知道,想发展,那是真的不能闭门造车。
就比如说那些在乡间农田里的果树,虽然算起来还不到三年,可最终的结果,不少人已经预测到了。
总之,这也算是个悲剧,多少人劳心劳力,最后的成果别说达到预期目标,不少悲观的,或者说看的比较明白的人,已经对收回成本都不报希望。
有些事真的就没法说理去,汤河县这地方有几千年的农业历史,说句种什么长什么一点不夸张,无论是庄稼还是蔬菜,包括一些人种起了药材,都是种了就能收获。
可偏偏这果树,都长了三年了,看着依然是营养不良……
所以镇上的人,现在是挖空了心思,要集思广益,找一个“经济增长点”——这种情况下,邀请燕飞参加个会议,真不算什么事儿。
可惜乡里人办事,包括陈镇长在内,都是不好明说。也是不够了解燕老板的性格,这还没请燕飞两次,这家伙撂挑子不干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