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截孔打张 武装红妆(7)-第2/3页
吴安平叹道:“大娘放心,也不会为难他的。”
夏听白手上的伤口已经包扎好,但吴安平坐在旁边,握着她那只被咬伤的手,从那微微颤抖的手上完全能体会出夏听白此刻是如何惊恐和不安。他掏出一幅手帕,想拭去夏听白额头的汗水,而当手刚碰触到夏听白的额头时,精神还有些恍惚的夏听白猛然惊醒,紧紧抓住了他拿着手帕的那只手。
“为什么?为什么她这么恨我?她该知道我没有恶意的。还有那双眼睛,那种眼神,那里面的愤怒、仇恨和绝望那么浓烈,我体会得到。要是我再往前一点,她一定会扑上来,她想杀了我,要是再往前,她一定会杀了我的!为什么她这么恨我?我只是想帮她,你知道的!”夏听白恐惧不安,眼泪泉涌而出,死死攥住吴安平的手,不肯稍松,因为用力,刚包扎好的伤口又渗出了血迹。
见此情形,吴安平心口一疼,忍不住把她拉进怀抱,轻轻拍着她的后背道:“别怕,别怕。她不是故意的,这是误会,她一定会知道你的好意。别怕。”警卫战士虽知两人同处一屋,出入不离,但这样亲密的举动从未见到,不由得睁大了眼睛。城西大娘和罗素研更是看得目瞪口呆,一个想着体统,一个想着原来总司令也不只是杀伐决断。
就在这时,刚才追赶那男人刘根生的警卫跑了回来,报告道:“总司令,那男人好像很害怕,我在后面叫他,他头也不回跑得飞快,到后坡就追丢了。我刚打听到他住哪里,还没上门,就听人喊有人跳井了,过去一看,就是那男人。”
吴安平大惊:“救起来没有?”城西大娘也是满面焦急。
那警卫喘了一口气道:“救起来了。他吐了几口水,人就清醒过来,还好救得及时,不然真就没命了。现在他在家中休息,有邻居暂时照顾,由于出了这档子事,我也就没问他话,跟邻居稍微了解下情况,就转回来了。”
吴安平点点头道:“他的事我已经知道了。”又转过脸对城西大娘道:“大娘,出了这些事,我看,还是改天再上你家做客吧。你也别着急,现在赶快去看看刘根生,告诉他我们没有恶意,让他放宽心。至于我们,就先回司令部。这些东西,让战士跟着你先送到家中,等下次我们再来尝大娘的手艺。”
城西大娘也没有想到中途会出这些事,招待贵客虽然很重要,但刘根生那里她也很挂心,还有兰花那里,她也需要去说明一下。想来想去,虽然很尴尬,但她还是接受了吴安平的提议。
回到公署,吴安平安排罗素研先陪伴夏听白,他将自己关进一个小屋,就城西所遇之事,苦思冥想解决之道。
坦白说来,虽然吴安平同样出身西北农户,但由于黎伯的存在,家中的光景虽不算大好,但决不能说坏。对于民众的苦难,通过所见所闻,他能够感觉到,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他才弃学赶赴广州,想投身大革命的洪流,以热血和牺牲完成对国民的拯救,但是有一点无法否认,由于没有切身之痛,对于民国百姓的苦难,实际他所体会的,并不像自以为的那样深刻。
不过幸好,他还是农家子弟,对西北底层民众的生活并非全无了解。结合后世见闻及民国西北地情,他感觉还是从粮食问题入手,才能最快改善甘肃百姓的生活状态。
民国甘肃百姓多以玉米面、小米、高粱面为主食,每日三餐或二餐,但贫困者口粮不够,在春季便采集嫩树叶、榆钱、野菜拌以玉米面蒸或炒然后吃,赶上灾荒,谷糠麸子也会成为主食。所食蔬菜主要是大白菜和红白萝卜,枯菜季节多以咸菜、干白菜、萝卜干和酱佐食,只有逢年过节,才有能吃上一点儿鱼或肉。
平日百姓的收入基本上九成用来应付饮食,其中九成又集中在粮食上,不但很少吃肉,蔬菜和调味品也很少。如果这样能维持住,已经很不容易,一般家庭根本谈不上什么改善生活。基本上,家家腌有一缸萝卜,一年到头就吃这个,能吃上葱沾酱的已经可以称作富户。
再看口粮。有句话叫“大口小口一月三斗”,就是说一家平均下来,一个人每月总要消耗四十多斤粮食,但实际上这是富户的生活水平,中等户也达不到。平均起来,一般中等户每人每天的口粮在一斤,贫户则仅有七两左右,在几乎没有肉、奶、蛋、菜的饮食结构中,这无论如何也不能填饱肚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