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潜入八十年后-第3/3页





    穗花婶子已在中堂摆上了供桌,端上一碗小米干饭做“倒头饭”,其上插着七个面蛋。木板也就是灵床下点上了一盏“引路灯”,这要昼夜长明,供桌前放了一个烧纸盆。这时,吴安平和小舅杜立奎换上孝衣,全家举哀,吴安平充当孝子上香烧纸,痛哭完,两人又照嘎子叔的吩咐来到院门外,将早准备好的纸人、纸马和纸钱烧了起来,这叫烧“倒头人马”。

    接着,门首挂上“门头纸”供亡人出煞,又在门外张贴了讣告,上书死者生卒时辰、享年、下葬时间、墓地山向、孝子姓名等内容。只是对黎伯来说,生辰和享年却不太好写,也就空出了这两项。

    这时,穗花婶子已经和其他乡邻在正房布置起了灵堂。灵帐高悬,伴灵纸挂于一边,灵床左右以麦草铺地,这里一般子女晚辈要分男左女右,日夜坐草守灵,在吴家来说,家属只有两个,显得有些萧索。

    按规矩,当晚就要向主要亲戚报丧。从第二日起,乡邻亲戚会带纸仪等前来吊丧,焚香化表祭奠,行磕头礼,孝子啜泣回拜。晚上家人及村上人要在灵前烧“黄昏纸”,村人及邻里还要在丧家守夜,同时打牌、赌博,谓之守丧场。待至五更时分,为死者烧“鸡鸣纸”。孝子每日要在灵前献茶献饭,一日三餐犹如在世时一般。

    不管如何,作为黎伯家属的吴安平和小舅杜立奎在这方面是没有发言权的,只能按照嘎子叔和穗花婶子的吩咐来做。一套程序下来,吴安平的心情竟然慢慢平复下来,可以认真理智地思考起一些关于未来的模糊问题。

    初终停灵后,成服入殓、开吊祭奠、出殡下葬几天之内也严格按照礼仪细则和程序陆续完成。在黎伯的棺柩被徐徐吊入墓穴时,吴安平突然强烈地意识到一个传奇的就此终结,更意识到已开启的历史正需要自己去书写。

    吴家没什么亲戚,但人缘还不错,丧葬期间来灵前祭奠的乡邻很多,来迎往送虽然自有管事的出面,但吴安平和小舅杜立奎被牵扯的精力也不少,可称得上心力憔悴,所以丧葬过后,两人好好休息了几天才恢复过来。

    吴安平一直在熟悉d-7引擎的操控,自黎伯将之交给他后,他就莫名其妙感觉到一种迫在眉睫的危机,来自于哪里却无法分辨得出。他已做好完全的心理、生理及物质准备,但是去往另一个时空之前,小舅的事必须安排好。

    吴安平将在广州赚到的钱交予小舅,自己随身只留了几十块大洋。他让小舅将田地尽数交给了佃户耕种,而另外在城墙外买些荒地盖些房舍,也算提前做些准备。

    小舅其实并不赞成,他倒不是舍不得花钱,而是无法接受这样毫无目的的乱花钱,而且还是一次性要将整个家底投入。吴安平费尽口舌后都没有将小舅说服,最后无法又将黎伯抬出,说是黎伯去世前一连串安排中的一个,这才让小舅将信将疑答应了下来。

    吴安平信心满满,他告诉小舅很快他们就会有数不清的财富,而实际上他的底气并没有那么足,不过既然接受了超时空引擎,明确了救国救民、重塑国权民权的志向,那无论前面多困难都需要一往无前地进行下去。

    他不能失败,他必须成功。

    七月底的一天,吴安平终于离开了西峰镇,来到了西安。他在西城边上比较偏僻的地方租了一个小院,用几乎所有的钱预交了一个半月的房租。然后,他将院门从内锁死,在卧室用d-7引擎记录下除吴家西厢房外的本时空第一个道标后,毅然开启了去往2010年的超时空通道。

    蓝色的光晕笼罩了整个房间,下一刻,吴安平在光晕的中心悄然消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