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 漂来不救生



    林某向来最知道自古美人如明珠,用得好了,价值连城。送进门的小明珠,又怎会往外推?

    这小女孩子的教养路线,又该与阿奴、李继笈不同些,只因她练武资质没有阿奴好、脑子没有李继笈灵活,可声韵却是与生俱来的有天赋。于是主要的教导任务,还是交给了景进。

    景进在声色姿态上将初夏教起来。李继笈和阿奴用过的益智玩具,也给她玩起来。假以时日,想必她也会有进益。

    董光嗣哪里知道女儿有了这番奇遇。他只是烦恼得酒量大了,又弄了不少女人在家里,有空就舞弄,想再生株芝兰玉树,一时哪里能够。倒是张文礼要清剿这里、突袭那里,他都热情响应,一时倒又立了不少功劳,赏赐更多了。

    喜事连连。晋王授张文礼为镇州成德军留后的正式制令,传了下来。

    这算是第一次,晋王行使了天子的权力。

    梁朝那边屁也不敢放一个——哦,倒是放了。他们表示强烈的谴责,并予以很高明与文雅的嘲笑,意思是晋王搞这种形式主义的东西没有用,仍然不算是真正的皇帝。

    他们的谴责与嘲笑对李存勖来说才没用呢!最多让李存勖琢磨着打下他们京城之后可以杀得再狠一点,以为报复。

    姚百真听了镇州的事儿之后,果断找萧希甫报喜:“你不用改名了。那边管不着你了。”

    连主公都换人了,谁还来追究他一个不敬僧人的罪名吗?

    萧希甫看了他一眼:“诚惠还没死吧?”

    姚百真挠头:“听说在高丽混得挺好的……不过他又不回来。再说他跟林常侍是一边的。我们现在也算一伙的人了。他就算回来也不能找你寻仇吧?咱们这算是不打不相识啊!”

    萧希甫只是淡然道:“改都改了。现在叫高郁,也没什么不好,就这么着吧。”

    姚百真恍惚觉得,名字都是假的、家人都是虚幻的,只有这个男人,南南北北,千里万里,总是真的,兜兜转转总归他们俩还在一起。

    ——唉,要是没有女人就好了!

    想起符花,姚百真总归有爪子在挠着他的心。

    那女子现在在干什么呢?其他的女人总逃不过织布烧饭、家长里短。那个女人,干的却都是大事。

    借姚百真一千个脑洞,他也想不出来符花现在在干嘛。

    若不是亲手办理,符花都不会想到会有这样的事。

    还是王镕留下的王子昭诲,才十岁的孩子,给火取栗的留下性命,削了头发,披了僧衣,装成是僧侣,打算运到乡下去先躲着。谁料遇上了盗贼,也不管什么小师傅老师傅、什么因果报应,先抢再说。

    杨弘裕的府丁力不能敌,又看见贼人的队伍里拖着妇女,发乱衣零,身上都是血迹与污渍,眼见早晚就要断气了。他们不知这就是董初夏的生母、董光嗣的妻子,只是震怖于敌人的凶悍,想着落在对方手里,说不得也是个死字,竟不如把王昭晦先杀了,免得落在对方手里,一来二去问出行藏,万一送去给张文礼请赏,说起谁将他救出宫的,要害了他们的主人家。

    正好旁边济水正滔滔,他们也不费事落刀了,就把王昭诲囫囵推了下去。

    王昭晦一路随波下去,先还挣扎几下,被浪拍击数次,昏昏沉沉,只有随波逐流而已。

    一直漂到荆门,搭了岸。艄公们本是救死不救生的,一救了活的就怕被落水鬼拉去偿命。鬼怪之说也不知劝过几个人向善,反正就在溺水人这一方面,应是害了不少落水的没人搭救、白白送了命了。孔夫子空为圣人,也没能让自己活到看见这种古怪忌讳的年代、好予以批判诅咒,他也没能让他的信徒们努力使社会消除这种鸡贼的忌讳。他老人家还活着、有精力的时候,看到人家做了木偶来作陪葬,以代替用活人陪葬的制度,倒是很愤愤的开骂了:“你们敢做木偶来代替活人的,太坏了,是要断子绝孙的!”

    天晓得为什么他老人家觉得用活人陪葬才好,拿木偶代替罪过就这么大。也许圣人的想法跟普通人不太一样。在他生活的年代,他还不是圣人,还有别的学说、别的学者与他制衡。真正掌权的主公们也不太听他的。所以他对普通人的影响还不至于特别大。到了后来,就有些说不清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