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赦前大杀



    吴国改元,并且大赦境内。

    徐温这是在给自己称帝作准备了。

    其实在大赦之前,他们家二公子徐知询特别的兴奋和积极,一兴奋,就冒出了跟他大哥差不多的毛病:特别想见血。

    李存勖也会有要见血的冲动。所以他是一员猛将,每每自己就担纲作了先锋。其他部将们只有给他打下手的份。他爱见血,算是优良业务品质。

    徐知询就不合适了。吴国这一带其实近年来都不太打战,还是发展经济休养生息为主。也可能是南方人性格有关——南边的人看着温文如水,又矮小,其实村庄之间整天儿为了争水争地争媳妇,就会械斗。不叫打战。只是村之间、某姓与某姓家族打打,怎么叫打战呢?

    可这械斗吧,打起来还真不含糊。一斗必见血,而且动不动砍胳膊砍腿、开膛断脖子、武器折了还有上牙咬的、咬也要咬对手一块肉下来。

    村姑们在这种环境下,明明身为女人,也凶悍了。平时吴侬如语水灵灵的屐上足如雪嘻嘻放舟莲娃,挨着男人要去械斗的时候,倒了米酒在门口送:去,去干死他们丫的!不干死了称不上是个男人!

    或者在外头吃了亏了,回家不吃不喝在床上挺着尸:儿子们、老公、舅舅叔叔们,你们家的女人吃了人家的亏。你们要不要去找回面子?不找不是男人!逼上梁山也得去啊!

    实在没有男人帮忙出头,女人自己怒了,揣把杀鱼小刀在怀里,埋头过去,罗衫一动,回头白刃红纷纷,看谁敢笑女儿身。

    比起来,北方那战打得,动不动百千人以上的阵势,两边排好,敲锣打鼓,啊啊啊的冲,然后一边就散了,逃了。逃到乡间搂只鸡抢颗大白菜,填填肚子,兄弟们相见,看下次再被谁招揽过去,换身军服、或者只是身上系的颜色带子换一换,树起另一面旗子,再接着敲锣打鼓的冲啊……那简直就是请客吃饭、闲庭信步。

    ——话说回来,因南方人打得这么短快狠,所以上头一发知道“兵者凶器也”这个道理,费老鼻子大劲劝喻百姓:别打了。有事找官府,省下力气来种种地打打渔多好,千万别动不动杀家舍身动刀悬梁。

    这样下来,战事不多,点到为止,省得一不小心打出千里血仇万亩抛荒,大家没得吃。

    吴国上次跟钱镠交锋,也是秉持了“见好就收”的原则。

    那么徐知询想见血,怎么办呢?

    老在女人身上折腾也不行啊!他的妻室与几位侧夫人都是有来头的,政治联姻,也不好由着性子就让人见血了。要闹出政治矛盾的!

    找贱女人找多了也不行哪!抛尸次数多了、或者伤残善后,不但要钱,而且难免传出风声。他老哥就是死在死在过于疯狂残暴这毛病上。他要接替他大哥作继承人的,怎么能在同一道坎上翻船呢?

    总打下人出气也不行啊!他有多少事都是要让下人去做的。打得过了,人心散了,帮他这个那个秘密传扬出去,甚至给他下个绊子,他前途要不要了。

    不如去坐衙门,见着人犯,不管冤枉与否,打顿杀威棒,上夹板,这却是合法的。

    但是他父王徐温与吏治刑狱也很注意。他衙门上作威福才几天,徐温就要问了:听说你在衙门,上进了,很好很好,那你问的是什么案子?作何处置?是何道理?都学到了什么?

    “……”徐知询觉得吧,这衙门里的爽快,也要节制了。

    节制久了,人很憋闷。及至徐温要准备登基时,还要大赦天下,看狱里那么多坏东西们就要摇摇摆摆出去了,他觉得很不舒服,正听说张文礼那场动乱,倒给了他灵感。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拜见父王,说起有些反骨贼,不能不敲打一番。有了!狱里其他人都可以放,但有的人却要赶在大赦前杀掉!

    譬如因为谋反的苗头抓起来的。证据没确凿,还在关押的,杀!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难道因为证据不足就放了。回头等刀架在自己脖子上才叫证据足了?那不就晚了嘛!他们能涉嫌谋反,本身就说明不够忠了。忠心不彻底,就是彻底不忠心。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