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趋门拾扇为引进 闲话家常思旧恩-第2/2页
徐知诰施礼道:“当时我问岳父,陈司马几次盘询,为何他只字片语都没有,也不给他自己辩解一下?”
徐温点头,表情更郑重了一些:“他怎么说?”
徐知诰转述钟泰章的话:
“我在扬州时,于十万大军中号称壮士。而寿州离秦淮河只有几里远,步兵、骑兵拢总不下五千人,我真有别的想法,难道王稔能靠他单人匹马代替我?我的情义不负国家,为什么要自己辩解,来张扬朝廷的过失呢?”
徐温听了,良久默无一言。
徐知诰也不说什么,就欠身等着。
好一会儿,徐温方慢慢道:“当初张颢乱政,想要我的命,钟泰章是站在我这边的。”
徐知诰也经历了那事,只是彼时还年幼,涉此乱不深,如今听徐温说起,只是点头应道:“是。”
徐温又道:“若非钟泰章,只怕我当时就死了也不一定。”言下还是颇眷眷的。
徐知诰“咦”了一声:“原来他功劳这样大。”
徐温道:“他不曾对你说过?”
徐知诰摇头:“不曾。——每尝家常闲话,他赞颂吴境多亏了爹爹,方能有此花团锦簇。反复庆幸自己当初拥立了爹爹。自己的功劳倒没多说什么。怎么他救了爹爹吗?”
“张颢便是他刺杀的。”
“儿臣听说是他拣选的刺客……”
“实在是他身先士卒的进去。张颢是死在他手里的。他争取了时间,我才能发落张颢余党。”徐温说着,神情有点恍惚。
那是他生命中一道极大的坎。如今想去,悠远如梦、又好像近在眉睫。古人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但他当时情况太乱了、之后又夹在强大梁朝与几个虎视眈眈的诸侯国间求生存,又要营造自己公正爱民的人设,对功臣的待遇很谨慎。钟泰章人又老实。这个寿州团练,大致相当于节度使的地位,不算差,只是地方面积小些。而且很久没再向上升过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