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杨溥继新帝 韦令监军
韦令图去代州没一会儿,新的事件占据了李存勖、甚至是郭崇韬的注意力。
杨隆演死了。
听说因为他被徐温挟制着,常年心情抑郁,老喝酒,不吃什么东西,把身体搞坏了,结果才二十四岁,健康就比当年老蜀王王建还差,结果顺理成章地死了。
谁知道实际情况是怎样?
是不是徐温想自己称王了,就把杨隆演搞死了?
但他之前也没有跟晋国通过气啊!——有没有跟梁朝通过气呢?
他是要反么?
几方力量都忙碌碌地行动起来,要查真相、要向徐温施压、要看看能不能在此次事件中占什么便宜。
林某倒是笃定。
符花已悄悄给他传回了消息:没事。杨隆演真是病死的。徐温在找继任傀儡人选呢!
这时候符花已经跟钟丫丫成了闺蜜了。女商人也有女商人的好处。至少桐风是绝不可能穿帘探帷入闺阁的。于是符花除了将折扇也卖进闺中之外,并胭脂黛笔什么的也卖得不错——北地盛产的红花与黑石,是制作这些的好材料。并制粉用的粟米,北方也多。于是这三件东西搭成一套卖,赚得也不少。纵乱世,妇女也要化妆的。何况吴地算是富饶区域,对商人也不太歧视。符花又是官商背景,故与如今作了官太太的钟丫丫,也能聊起天来。
不过此次像废立这么大的情报,不是钟丫丫本人就能知情和作主的。实际上是徐知诰透过她们,特意卖林某一个人情,以报上次林某在安州托刘信给他送的礼。
徐知诰实在很懂得人情往来,此外,也是刻意想在晋国交下林某这个朋友,感觉以后必有大用。
这是看得起林某的意思。
事实也证明他这次给林某的情报正确得很:
杨隆演死后不久,徐温就找到他弟弟杨溥,又立为新君。
不过这次,杨隆演得了谥号曰“宣”,还被追尊为高祖宣皇帝,葬的地方叫作肃陵。一切都比着皇帝的规格来。
新立的杨溥就不叫吴王,叫吴帝了。
继川皇王衍之后,吴国也悍然给自己推了一位皇帝。
只不过王衍称帝,是自己要过皇帝瘾,而杨溥自己不懂得什么,甚至是惶恐害怕,而徐温却非要他当不可。
只有吴君的地位往上抬,徐温这个摄政者,才可以水涨船高。
几十天里,徐温跟郭崇韬达成了紧急协议:
徐温让吴主称帝,给梁朝添堵。遍地皇帝鹊起,朱友贞这个“梁帝”也不稀奇了。
晋国对吴主称帝,不承认、也不反对。
吴国给晋国支援好米八百担、水产千斤,精壮男女各七百人。晋国打梁朝时,可以要求吴国继续支援。
等晋国打下梁都后,梁朝南部的领土,凡是梁军占领的地界,吴国可以自行攻取,晋国不会争夺。其他国家若与吴国争竞,晋国会支援吴国。
这一纸攻守同盟,是非常有力的。
代州的韦令图好像完全不知道、也不在乎南方的风云变幻,
ahref="/xiaoo/1966/"
老老实实地监察王建及军务,再老老实实对李存勖回禀:“王都虞候很得军心。”
“……”李存勖觉得这事儿可大可小。不过既然要为娘亲出气,就召回吧。
郭崇韬也觉得王建及在外头太事儿了,典着一队兵马,未必是好事,还不如叫回来继续在中央眼皮子底下蹲着呢!
不过李嗣源那边,还要一个副手、一个监军。正找着人呢,大殿下李继笈来进言了。
他保举叔父李存进。兵马并不差,军政有经验,更重要是在德胜城建设浮桥什么的,建造才能有目共睹。
代州需要这一方面的人才!首先,军事地图要像其他各州一样造出来。同时,宜多建堡垒与契丹对峙、宜增广城墙,这是军事上的。民事也是百废待兴。
让李存进去管这一块,李嗣源也必是高兴的!
这保举,郭崇韬都找不出个岔子来,只能向李存勖道贺:大殿下真的长进了!
回头,郭崇韬还特意让韦令图给林某带句话,再次向林某道喜:大殿下真的长进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