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加班并坐 大雨轻歌



    众人散了。剩下一点工作,林某说他做着就完了。杜桐轩一手把外衫举在林某头上给他遮雨、一手抱着图卷,明显要陪林某加班。

    反正大家都是宦官。他留得理所当然、理直气壮。

    雨点啪啦啦打着马车壁,油灯的灯焰轻轻的晃。杜桐轩看见林某的衣裳上还是落了几粒雨,将薄衫与肌肤粘在一起。他看着。

    林某转头看杜桐轩。

    “湿了,要不要换了?”杜桐轩觉得喉咙有点紧,“怕你着凉。”

    “不要紧。”林某随便的把衣裳揉了一下,“就这一点而已。”

    湿渍揉开了。杜桐轩低下头。眼角仿佛仍然能看见那湿晕下朦朦透出的肌肤颜色。

    “可不能算错。纸上差之毫厘,实地谬以千里。”林某淡道,“要命的。”

    杜桐轩悚然,立刻专心致志。算完了,忽然想起来,林某刚才何以提醒他?是发现他走神了?发现他脑海里是在晃着不应该的画面吗?

    他连耳朵尖都烧红,在油灯下,如俊秀的红叶。脸紧紧的埋下去,一点都不敢再抬起来,像要把自己锁进柜子里。

    林某暗叹了一声,自己卷起了图纸,道:“继续补人文课?”

    杜桐轩点点头:“是。有劳了。”

    还是出使时延续下来的习惯。他们这几天,做完了正事,林某就给杜桐轩补习一下历史人文。

    所谓历史,也多是近史。黄巢以来,千丝万缕,跟如今的割据势力脱不开干系的。

    林某在郭崇韬的书楼中,一目十行,把文字资料都印进光脑里,正好一边讲、一边消化。有不懂的地方,还要反过来问杜桐轩。

    杜桐轩的文字基础,倒是比林某好。林某也知道这年头认字的,都是有点家世背景的。杜桐轩不会像林某和梅生那样从出生起就是街头的苦孩子。就连作混混的桐风,乱来的样子,也透着倜傥,偶尔也炫耀过自己血脉不凡。人再问,他们却都不说了。两个兄弟都不说。看来是件大大的伤心事。林某也就不深究了。

    因渤海王向朱友贞复贡。林某今天讲的就是渤海世家、南平北平王。

    “也是兄弟阋墙。”杜桐轩听完后,道。

    “像养蛊。”林某更点评,“若养出一只蛊王,倒也罢了,纵倾天下来供它,好歹也能得一代太平,总能苛延残喘几十年。诸蛊势均力敌,征战连年,就麻烦了。各地以力为胜,就难以发展与战争无关的文化。纵有荒漠绿州,一转眼又会被沙风吞噬。”

    杜桐轩想起:“我听说韶州、虔州在谭全皤治下,是很繁荣的。好个花花世界。也有小玩艺儿从那边贩来,相当精致。后来那边被刘信打下来。又是水淹、又是血洗,大概破败得厉害。如今也不听人提起了。这就是被沙风吞噬罢?”

    林某点头:“正是。”

    杜桐轩又问:“那巴蜀豪富。也没人能打他们。他们文化可以发展了?”

    林某笑道:“虽然还不争气些,总算留了种子。”想的是虽然王衍轻浮,但是杜光庭这颗种子保下了,没让他死于刀兵。而民间的刺绣、饮食,也总算能精致传承了,日后会大放异彩。如今且不提它。林某只叹息:

    “可惜像巴蜀的太少了。其余地方,哪怕我晋国,北契丹、南朱梁,也总是征战动荡的。你看我们勘的这么多地方,都经过拉锯战,归我们李晋也没有多久。居住的人往上数几乎都不超过三代。长此以往,人心越来越浮躁、越来越粗糙,哪有安下心来研习一门手艺或学问的。持续几十年,就是损失一代人,文化出现断层。持续百年以上,文化要复兴就不容易了。”

    “而且书也会毁于兵火。”杜桐轩深深惋惜。

    看他的神色,对书本的感情不一般。

    林某问:“大哥是什么时候学会习字的?”

    “我……”杜桐轩低头道:“不记得了。打从记事起,就学会读书写字了。”样子很羞愧。似乎从小读书这事儿,是多羞人的。

    “是令尊教的吗?”林某笑着又问。

    “我……”杜桐轩张了张口,“给祖上抹羞,不提了。”

    “我是被捉进宫的。”林某手按住杜桐轩的手,“大哥也是被捉的吗?以大哥的身家和本事,还会被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