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大宁城之战2-第2/2页





    这支马槊是孙望宗的家传至宝。

    马槊在这个时代是一件非比寻常的武器,外形与矛枪有些相似,但槊锋比矛锋更为狭长,槊锋后面装有留情结,是为防止冲锋时候马槊贯穿敌人后无法迅速拔出。

    马槊使用的是柘木,木质更为密致坚硬,柔软和弹性极高。

    制作马槊也极为复杂,先是选取细长端正的柘木干,用油脂反复浸泡,直到不再变形、不再开裂,方才能用做槊杆,这个过程就得用时一年。

    再将槊杆放置在凉风处风干数月后,再用最好的胶漆胶合成丈八长短,外层在缠绕麻绳。

    待麻绳干透,再涂上生漆,裹以葛布。葛布上再涂生漆,干一层裹一层,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发出金属之声,不断不裂方才合格。

    然后断其首尾,截短到丈六左右,前装精钢槊首,后面安上铜制的槊攥,不断调整。

    合格的马槊是要用一根麻绳吊在槊尾二尺处,整个丈八马槊可以在半空中如秤杆一样两端保持平衡,不落不坠,这样,骑在马上,才能保持槊尖向前而毫不费力。

    整支马槊最少要耗时三年,而成功率仅有四成,因此造价高的惊人,一支马槊往往是世家出身的将领的标志。

    这支马槊本来是孙贺宗的兄长孙望宗传下来的兵器,孙望宗见郭海与孙月儿情投意合,也有意撮合,便将马槊给了郭海,并说明来历。

    还将孙家祖传的一本马槊的使用技巧传授给郭海。

    这段时间郭海便按照书中所载,苦练马槊的用法,不懂得地方少不得去请教一下孙贺宗。

    刚刚骑马一招刺杀,槊首穿过已经被刺得只粘连着树心的杨树,杨树的枯干倾倒下去,郭海一收槊杆,黄骠马顺势从砸在地上的树干边跃过,跑上杨树林边的土坡,方才长嘶一声,停住脚步。

    郭海收回马槊,跳下马,从褡裢边取下水囊,走到土坡上,往北面望去,却看见远远的有三骑往孙公庄疾驰而来,穿着红色的皮甲,头上依稀看见插着红的雉翎,是朝廷的羽檄到了。

    不知道有什么紧急军务,赶紧骑上黄骠马,朝庄里走去。

    刚到中军帐前,驿使也赶到了,一位驿使滚落下马,跌跌撞撞的跑到帐门前,带着哭声喊道:“燕王薨了,幽州王有诏,翼州都督郭海急速前往幽州吊唁,军中事宜暂由副将羊琰代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