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茶场4
“阿蒲犊勒不是还要一批瓷器吗,叫范师傅让窑里加把劲,再赶上几批货,看能不能再找个地方,再建几个窑口,瓷器、茶叶都是咱们今后赚钱的一条产业,但粮食不能总是去买吧?”
“方湉不是有个远房的侄子叫方则安带着媳妇来投靠吗?我已经观察了几日了,识得些字,人也还算老实可靠,让明天去跟着老丁在账房学上一段时间,让他去柳湾官庄,那里土地较为平坦,水源充足,适合种植稻谷。”
“铁匠坊分成铁器制坊和兵器坊,铁器制坊专门制作些售卖的物品。就叫金泽的弟弟金河做管事。”
“金泽专门管理兵器坊,造出来兵器交给公羊他们,目前最重要的是加大箭簇和长矛、朴刀的产量。”
“铁石没有了?”
“武兴郡不是有铁矿吗?叫人去找我家大哥,看能不能运过来一批?顺便将这批新茶给大哥捎上一些。”
“银子,滚,没听说弟弟拿哥哥的东西还要给钱。去,就照我说的去说,不给了先打断矿场管事的腿。”
“好了,再去金泽金师傅那里看有好的刀剑没给大哥那边捎上一批。”
“把给我打造的这把给我大哥送去。”
还是人手少呀。回头看看还堆在墙角的十几坛酒,这两天喝了两坛子,给公羊翔他们了两坛子,剩下的本想蒸馏做酒来着,可如今将手边的全都打发了出去,就剩一脸不高兴和九儿和六爻。
在茶场又晃了两天,见大家都忙的不可开交,自己反倒有些碍手碍脚的,干脆准备回集州,问李贽再要些人手来。
新茶马上就要采摘了,六爻自然要留下来。
九儿哼哼唧唧不想走,见水沅黑了脸,只得答应了,只是背地里还偷哭了一场。
都是惯下的毛病。
叫公羊紫英和公羊觅英兄妹陪着,刘湘这次就不要去了,到处盖房子,那里少得了他,卫队就带上一队就行,剩下的全部去公羊翔那去,三个官总不能没有兵吧。
方湉去村头看盖学社,心热的不行,那就也留下来吧,在村头先搭起一个草亭,将十几个茶场和工坊的娃儿聚在一起,每日教授《千字文》。
还有父母不愿意孩子读书的?给老丁说,六岁以上十岁以下的娃娃,不管男娃女娃,一起送过去读书去,不愿意就全家赶出去。
方先生是本公子的师傅,还能害了你家娃娃不成?又不收学资,吃穿都在本公子这,还有什么不情愿。
多认识字有什么不好?难道自己没出息,让后辈儿孙也跟着受穷?告诉他们,以后工坊还要扩大,不识字连工坊的工匠都做不了!
路过草亭,就能听见草亭中郎朗读书声音:
天玄地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楼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路过的茶场工人和去河边洗衣服的妇人脚步都慢了许多,在一群娃娃中间远远的瞅一眼自家的娃儿读书的样子,笑得都没了眼睛。
这就对了嘛。
那个刘老三的娃儿刘狗子真是争气,才六天就学会了三十多个字,听说方先生亲自给起了个大名叫刘胤,教他学习车胤囊萤故事。
你看刘婆子美得那样子,坐在河边的大石板上,能吹嘘一下午,也不看那件破袄子都快搓成麻线了。
当初还贪慕叫刘狗子放牛能挣几个钱,死活不让去呢。
回到集州,刚进府门,就见一道红色的身影闪了出来。
景媛儿!天哪,谁叫这小阎王来到集州的!
水沅摸着额头看着景媛儿翻着白眼拉着九儿,九儿也不管自己了,两个丫头又说又笑的径自往后院走去,指了指,说不出话来,只得摇了摇头。
还好公羊兄妹指挥侍卫收拾东西,自己回去房中换衣服,李贽下午要来。
谷雨时节下了一场雨,雨后天气慢慢转暖,夜风虽还带着几分凉意,却清新宜人,府中多梧桐,正是梧桐花开时节,空气中弥漫着丝丝甜香,沁人心脾。
月明星稀,公羊紫英坐在南院的屋脊上,背靠着贴着屋檐生长的一颗粗壮的梧桐树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