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坑的传说-第2/8页
“三呀三月里,好呀好风光;燕子初来筑窝忙,春风拂岸柳絮飘,……”
这时迎面来了一艘商船,船上坐着两位穿着大红纺绸长衫,头上梳条长辨,正在下棋,听到喜娃的歌声顿时笑了起来。也唱起了山歌:
“小呀小小青蛙,穿呀穿绿袄,……呱呀……呱呱叫……”
喜娃顿时来气,放开歌喉回敬:
“落呀落汤螃蠏,着呀着红袍……无呀无声响……”
那商船上的客官也来了点气,虽然喜娃长得眉清目秀,但一身的粗布衣衫足已说明他的身份。回敬着唱:
“四脚郎跤象田龟,卵子拖泥啥风流?今日乘船迎风唱,好比青蛙上岸呱呱叫!”
喜娃气青了脸,骂了声我种田的咋啦?竟被嘲笑!也立马回敬道:
“红壳将军休神气……”
他正在回敬,只听见杨财主骂道:“喜娃,你不可无理!……”说着,欠欠身对那商船上客官说:“两位客官,我向你俩陪礼了,小侄年幼无知,多有得罪,万望高抬贵手,请休与计较……”
只见那商船上的客官哈哈大笑起来说道:“那里,那里,我们只是看你小侄面目清秀,才思敏捷,逗他玩玩……谈不上得罪……”
说话间两船靠近,相互道个万福,只見那船上一位年长的客官问:“老哥这是要去那?”
杨财主说:“运了些大米去黄水县卖,……客官这是打那里来,去那里?……?
“在下从黄水县来……”那位年长的客官说着用手指了指船上的货物说:“这一船的酒,准备发到白滩县及白滩县上游的先庆县的几个酒铺里经销。
“你是帮人运的,还是自家的?”杨财主问道。
“自家的,家有酿酒的作坊……哦,你这大米是已有客户的,还是在集市上卖?”
“早先我常年都有固定的客户,自从去年起,那客户经营不善,涉临破产,所以自去年起很少给他发货,……”
“既然这样,你干脆卖到我家,只要货物没啥问题,价格随行就市,水涨船高,货到付款!”说着写了个便条,两船慢慢靠笼,递了过来。
杨财主见他爽快大方,心中暗喜,说:“敢问客官贵姓?”
“在下免贵姓王。”那客官接下说:“你拿这便条,可到兴隆客栈下榻,客栈老板是我表姐。客栈靠江,你可停泊。待明天让我表姐领你到我家谈价钱,你会省下不少麻烦,……”说罢让艄翁加速划船逆流而上,长扬而去。
杨财主大喜。一路无话,傍晚时分,便到了黄水县。不多时船就到了兴隆客栈,他们泊了船,上了岸。进了客栈,见门前放着两盆雀梅,进门便是厅堂,正中墙上挂着一幅山水,两边贴副对联
上联是:若不撇开终是苦,
下联是:各自捺住即成名。
横批是:撇捺人生。
杨财主见了心中一震:这副对联颇有深意,看来这客栈老板有些来历!山水画下放一张长桌,长桌两端各摆放一茶几,茶几上各摆放一盆春兰,兰花盛开着,散发出沁人肺腑的清香。长桌前放着两把太师椅,桌椅一尘不染,很雅致,别有一番味道。
杨财主刚从太师椅上坐下,只见一小女子捧来了两杯茶一盤瓜籽说:“客官,请用茶。”这小女子虽不十分漂亮,却也眉清目秀。穿一身普通衣衫,但却也整洁非常,给人一种干练的感觉。
杨财主说:“小姐,请你家主人来一下,我有话说。”
这小女子应声而退,转身喊:“妈,客家找你”。一会一位四十多岁的妇女来了。杨财主起身从怀里掏出王客官的条子递给她。说:“老板,怎么称呼?”她笑着说:“在下姓周。原来是表弟的客人,好说,好说。你们的大米运到那里了?”杨财主说:“泊在你客栈门口了。”她接着动手炒菜温酒,说话间,一桌菜就备好了。
杨财主让喜娃去船上叫上艄翁一起用餐。饭后,艄翁说一船的大米让他有点不放心,就回船上睡了。周老板领着他俩到了客房。
已是打烊时分,周老板点了灯,只见壁上挂着一帧字画。
上面写着:“自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识酸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