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庵堂再遇倪垣-第2/3页
倪垣听了若有所思,顿了顿道:“不瞒夫人,前几年在下家中也有船只前往外海碰运气,只是至今未归,家中有个重要成员亦在船上,家中万分担忧。所以对于海商这件事情,关注的多一些。”
苗氏了然道:“如此……兴许他们走的远了些,大海茫茫,未知之事实在太多,无法预测啊。”
倪垣似乎情绪有些低落,静静的喝杯茶,对苗氏说:“夫人消息灵通,若今后再有海商的消息,还望告知一声。在下虽不常离家,但也十分关注这件事,若有消息,请夫人留封书信在师太这里,若夫人回了清河府,在下在清河府也有个小店铺,还请夫人留意。”
当下把清河府的倪家铺子位置说了。
苗氏自然应道:“倪先生放心,若有了消息,定然通知先生。”
倪垣便急匆匆的告辞了。
苗氏这才把江妈妈和双喜叫过来,办了正事,捐了三百两银子香油钱,又说了妙清师太的近况,妙英便合十道:“师姐素来便心怀天下,只是出于一定的原因一生困在这一方天地,幸而遇到了夫人,便如脱离笼子的金雀,从此可畅游天空了!贫尼替师姐谢过夫人了!”
苗氏急忙还礼,内心也疑惑,自己还觉得不好意思呢,感情人家还当做好事了。
怎么三十多年不来京城,人们的思想进步这么多?
回到城里,才知
道月牙儿被祖父接走了,原因是要给她相看亲事了。
提到亲事,苗氏就看着江云雁发愁,如今她这样的身份,那个本来就不合适的亲事就更尴尬了。而且江海中提起即便消息传遍了清河府和浙府,也没见毕家来人确认或者表示什么。这让苗氏很是郁闷,哪怕考虑到双方身份地位的不同你来表示一下惶恐也好啊,难不成我家还真的退了婚?
虽然苗氏很想把这门不靠谱的婚事退了,可也不是因为云雁的身份有了变化。不过这倒是个好借口就是了。问问江云雁的意见,这丫头就只是红着脸说一切都听母亲的。苗氏叹气不已,一言堂也不容易啊!
没几日,清河府又来了信,这次苗氏笑开了花,对着江海中说道:“姚氏又有喜了!怕是在京城怀上的,可怜她还一路奔波回了清河府,当真是仗着身体好!我们都大意了!”
江海中也叹道:“这次弟妹腹中必定是个坚强的儿郎!一般孩子哪里经得住这般折腾!”
苗氏也感慨不已,随即问江海中道:“你膝下也只有一儿一女,没想过再添子女吗?”
江海中笑道:“乔氏身子柔弱,这些日子刚刚将养好了些,儿子已经是儿女双全了,便不去想了,乔氏的身子要紧。”
苗氏看他也没有再纳妾的意思,内心其实很是满意,便点点头。
江海中便松了口气,他还怕苗氏嫌他子嗣太少。
“说起来,儿子昨日去看了行中。他有了不少的变化。”江海中岔开话题。
“他怎么了?”苗氏问。
“四弟从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性子,如今却跟着木翰林在书院后山种菜、拔草,儿子去的时候他还给儿子讲了什么是菜苗什么是杂草,什么样的杂草最容易存活……儿子看得一头雾水!”江海中脸上还有些迷茫。
苗氏笑道:“如今看来这位木翰林还是有些真才实学的。”
“母亲此话何意?”江海中愕然。
“你认为读书人为何而读书?”
“自然是为了入仕,报效朝廷!”江海中一拱手。
“如何做才算是报效朝廷?”
“这……应该是为一方官员,治理民生。”
“何为民生?”
“衣食住行。”
“若不知俗务,如何治理?”
“这……”江海中语塞,想了想顿时了然,道:“母亲说的是!”
“如此,我便能放心的回清河府了。”苗氏舒了口气。
“母亲要回清河府了吗?不是预计要到十月启程的吗?”
“姚氏怀了身子,且……京城也呆够了。兴许明年还来呢,以后跟你外祖家也走动起来便是。”苗氏顿了顿,又道:“说是要启程回去,大事小情处理完了,差不多也要到九月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