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天京大屠杀-第2/2页





    ……上帝纵使宽恕英国参加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但如何能饶恕它参预对无防御力的妇女和柔弱无知的孩子们的疯狂屠杀呢?我们从贫苦的英国人群压榨来的金钱,拿来帮助两手染着鲜血的恶徒们在中国作战,这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从中国得到黄金的买卖吗?!

    天京浩劫的制造者和罪魁祸首是曾国藩和其胞弟曾国荃及其亲信将领。他们在整个过程中,不仅不对部下的胡作非为稍加制止,而且不少人还都亲自参与。曾国荃“也子此中获资数千万”,“除报效若干外,其余皆辇于家。”

    经过这样的浩劫,天京几乎变成一片废墟。满目残墙断壁,遍地破砖烂瓦。连曾国藩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说,自五季之后生灵涂炭殆无逾于今日。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后,面对这幅残破景像也感到“善后无着手”,说“一座空城,四周荒田”,“无屋、无人、无钱是管,葛居此亦当束手”,似居百年之后度旧。其残破可想而知。

    湘军著名的大屠杀有九江、安庆、天京三次,淮军在苏州杀降,最重要的就是曾国藩对人命的漠视。他在《曾国藩致李元度书》中说:无惑于妄杀良民恐伤阴陟之说,斩刈草菅,使民之畏我,远于畏贼!

    这段话明白表示:无辜老百姓的人命,在曾国藩眼里就是一根草,他就是要草菅人命、杀人如割草。

    曾国藩九弟曾国荃,在湘军以狠毒著称,但仍有良心颤抖的时候:攻占安庆后,曾国荃曾于一天之内惨杀上万“战俘”(其中有许多是老百姓),终于杀得“于心不忍”,曾国荃写信给曾国藩说:杀人太多,害怕报应;曾国藩丧心病狂地回信说:

    “既已带兵,自以杀贼为志,何必以多杀人为悔?既谋诛灭,断无以多杀为悔之理(《曾国藩家书》之《咸丰十一年六月十二日与国荃国葆书》)。”

    曾国藩满嘴仁义道德,却满手鲜血淋漓,死后还能得到文正的谥号,实在是一种讽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