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日费百金-第2/2页





    有人说:“刘备起于行伍,大头兵、大老粗一个,本就只懂打仗,因附庸风雅,而求为大儒卢植之徒。”

    “公孙瓒、刘备名义上是大儒徒弟,实际上只略却懂经文,缺乏学识,阿附宦官,毫无士人之廉耻!”

    还有人批评卢植,教出来的徒弟刘备,把财货、土地放在首位,把道德放在末尾,本末倒置,为人贪鄙,学识浅薄,民怨沸腾。这样的人怎么能做二千石呢?收这种人为徒,推荐这样的人为官,看来卢尚书也不怎么样啊!

    还有人说,卢植秉持尚书之权十余年,其二徒率领数万精兵于外,若是内外勾结,东北怕是不复国家所有的。

    。。。

    中平三年,春夏之交

    看到刘德然转来的信,刘备如同被敲了当头一棒,半天缓不过神来,怎样也想不明白,哪里得罪了刘虞,得如此评价:“不可能吧,九弟弟是否弄错了?刘虞不像这种打击他人,衬托自身之人。”

    除了刘德然的信,还有卢植的信:“冀州刺史、冀州诸太守国相,对玄德、伯圭(公孙瓒)及其不满,纷纷上书言你等张扬跋扈,呵斥郡守、县令、县长如同下人;部下军纪废,供应粮食、钱饷稍晚了些,则多动手抢夺,打骂仓令、运输长官。

    前些日子,看见你和伯圭的信说战事有顺、有钝,因此迁延日久。

    据为师看来,这是第一个问题。军队耗费钱粮甚多,各地长吏,开始时为了剿灭叛军、乌桓,大力支持,之后渐渐力不能支。

    其二,当前各地多遭天灾、**,税赋难以收取,清廉之官吏,不愿意强迫百姓缴纳赋税;贪污之官吏,不满你等的索取使他们减少贪墨;老吏滑吏,不愿多生事端、多费力气,因此无论廉吏、污吏、滑吏,皆对你等颇为不满。

    其三,你等战绩突出,将其他官吏映衬成无能之庸吏,焉能不对你等怒气腾腾。

    有此三大不利,为师实在是忧心忡忡。

    名满天下,谤亦随之。为师希望你等早日平定叛乱,否则迁延日久,朝中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怕有不测。”

    卢植在信最后写道:“为师亦被弹劾,不得不上表请辞尚书,你等慎之,慎之!”()汉起更新速度最快。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汉起》,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本章完